主题演讲:熊晓鸽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

主持人陈名杰:文化传承和发展需要有眼光的文化经纪人,需要资本的,我们请到IDG著名创始人熊先生,熊总投资很多文化项目和产品,包括很多好的公司,下面我们欢迎熊总对圆明园的思考!

   

熊晓鸽  IDG资本创始合伙人

大家下午好,感谢陈部长请我过来参加这么一个研讨会,我觉得在那么多大师讲完以后,让我讲实在是不好意思,因为我是一个商人,其它的都是文化人,都是大师,所以说在他们前面谈文化,我只是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我自己本人对文化产业一直非常关注,尤其是在美国留学,在波士顿有一个人文文化气氛很浓的一个地方,波士顿很好的一点除了有那么多大学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很多私人博物馆,很多旅游景点,在那个地方那几年读书,我在波士顿待了12年,所以觉得在那个地方受益无穷,有很好的音乐,看了很好的博物馆,看了很多好的书,很重要的还有一点,咱们中国历史比美国差很多倍,可以咱们在这一点为什么做得不如人家,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

回国以后除了我们投了一些,因为做投资需要赚钱所以投了一些赚钱的项目外我们也投了一些文化产业,那么当然最多的是媒体,因为我原来是做记者出身的,大家可能看到《时尚》这些杂志也是我98年引入的版权一起做的,另外投了演出和电影,还投了一些跟旅游有关的项目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谈三山五园我就不说其它的东西了。

简单来说我投的跟旅游有关的是浙江乌镇,跟中青旅一块投的,取得了很好的回报,一个很重要的一点,我觉得做文化产业来讲,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和关键,因为前面刚才大师来讲文化,文化是一个小众的事情,真正能够看得懂的和你们沟通的是圈子很少的,那么刚才那位老师肖老师只能收200人,即使讲两千人的话也讲了很少一点的皮毛,当然您讲得很生动大家愿意听,可是从大众来讲没有办法去知道这些事情,那么我认为文化产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样以最有效的手段,把最精彩的文化的东西使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在中间收益无穷,而且还有一点作为一个产业来讲不能说一次就做完了,怎么样有一个长久效应,这需要大家讨论,文化产业跟别的产业最大的不一样就是效应越拉越长,其它产业这个东西一活,卖得好就好,卖完就完蛋了尤其是电影,有的电影如果不好肯定就没有人看,一堆碟,在国外有一些经典片子现在在飞机上还可以看到当年的《随风而逝》等优秀的片子传下来。

我觉得中国现在面临着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但是也有很多挑战,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我们谈产业的话并没有建立起像国外一样的能够适合你做金融服务或者说版权保护这样一些非常基本的框架,为什么我这么说呢?我小时候看了几遍《红楼梦》,是我的中学老师偷偷借给我看的,那时候不太让看,《红楼梦》看了三遍,所以后来对我受益无穷,我觉得很难叫做一个产业,每年要做一个事情最大挑战是怎么样找到足够钱来做这个事情,然后你传承下去的东西你接触到的人,人们看到有多大深度,这也是一个小众,那怎么做这个东西呢?十八届三中全会最好的一点,作为一个投资人觉得振奋的一点,怎么样把市场作为一个决策的一点,我认为文化产业一定要结合市场经济来做事情,我觉得市场经济来讲有几个东西需要解决呢?第一点要解决权益的问题,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国家定了你们这个地方弄一个什么节,我觉得相关权益就在这个地方,因为你们有一些研究得很生动,你可以通过授权,说你出书也好、演戏也好我们提供一些东西,你们整个公司做的戏也好,出的书也好有多少版权归到我们这里养活我们这些人,这个我认为是第一个要做的维权非常重要。

比如在北师大出一个红楼梦非常细,哪个时间弄的东西照片都有,我觉得很好,但是作为一个国家来讲红楼梦研究有一个权威的,北大是很权威的地方,能够保证很好的质量,这样的话权益就在那里,以这些所有权益基础上成立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每一年拿多少钱来养着。我本人是05年参加了波士顿大学校董,校董每一年推预算,我想学管理,05年到现在参加了很多会议,美国波士顿大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学校,在全球排名也很高的,这个学校一年有20亿的预算,每年盈余8千万美元左右,这些钱大部分又投入到学校的建设和做一些研究小众的东西,比如说考古等等,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另外一点社会上捐赠,很多人喜欢这样的事情,有的可能跟这个学校没有关系,但是也不一定是校友,但是这种研究比如说很多人很有兴趣都可以来参加,所以这样的话能够取得很多这方面的资源,所以说这是第一个可能需要建立这么一个系统,坦率来讲在中国学校来讲这方面比较差,尤其是北大更有一发言权,因为两年前我们跟周校长签了一个合同,我们公司跟北大捐赠一千万美元,每年给你们一百万,开始做的时候,我们在麻省理工学院搞了一个,做了14年,第四年有人得了诺贝尔奖,我自己也捐了很多钱做这个事,我们公司捐的时候这个钱打到哪去?北美基金会两年前才正式成立,美国税管得很严的,有钱人捐钱是很难的,我对这个还是比较熟悉的。

你要有一个捐赠或者退税的制度,另外一点我觉得每一年的审计也要做得比较好,我们现在来讲,我认为在文化产业应该是不是那么产业化的。比如一个人比较有钱他经常找你,但是这样讲是不能持久的,因为你不是一个市场化的东西,那么在一定时候,政府在美国也是同样,美国每一年有一些国家有文化基金会,每一年大概分下去,那么这个分的时候怎么决策的话基本上也是一个协会组织,大学的话可能都是轮流做庄的,大家一起来到校长那里定,有这种机构就比较好,我觉得现在作为校长也好,各个地方好头大的是搞钱,但应该来讲不是很专业的,因为你们公司做领导,并不是做搞钱的时候,所以需要专业人才做这样的事情。第二点我觉得中国现在来讲,这个会我第一届参加过,后来我不太想来了,为什么呢?我觉得谈小众比较多,谈大众比较小,谈大众都是忽悠要弄地去做地产的。

我觉得这样的话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做文化产业来参与做这个事情的人一定要有这方面相关的经验,不仅仅是有地产商能拿出钱来,大家知道做文化的话,取得文化用地是不赚钱的,那么需要有搞一些商业用地,变成了变相房地产开发的事,你们不信的话,可以把过去来参加的做企业的,还真正有几个做文化,可能非常少,我可能是其中之一。你可以看到很多文化产业的东西做得比较烂,这对于我们来讲就是很大的损失,这就是我想说的几点。

另外中国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会就是移动互联网,对于媒体来讲是很重要的,我们刚才所看到这些能够传承下来,无外乎就是书籍、图等等东西传承下来,那么我们现在移动互联网好得不得了,有云计算,尤其是在中国,例如肖教授的课,如果把东西做得比较好的,大家可以在网上点播,但是你要做得好一点,我觉得现在来讲这种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很多杂志也好,光靠广告,因为过去传统媒体都是靠广告挣钱的,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很重要一点,我认为对我们带来很好的一个东西,做小众内容开发的变成很好的福音,我们需要靠内容挣钱的,因为规模是你不可思议的。举例来说,我们投了小米手机,我那天跟雷军说,他一个月可以卖300万台小米手机,如果在里面附带一些内容出去的话,当然经过一些选择我觉得会非常好,所以这样的话也可以形成分利,苹果现在很多钱来自于不是卖硬件,而是分红分利,另外我去年年初参加了《美国国家地理》125周年的纪念,《美国国家地理》也是很有意思的出版物,正好是125年的历史,那么它创立的时候也是一些研究地理、研究历史这么一些人弄起来的,而且定位为是非盈利组织,即使非盈利组织,每年销售额超过10亿,每年拿五千多万去做研究、探险,当然他们也做很多人文方面的研究,另外我们也帮助他们一起在中国建立了关于水和空气的基金,那么给中科院底下开发了很多研究的项目,他们拿来以后我们给他们一些钱,做这样的一些事情。

我大概在10年前开始跟他们合作,也是出《华夏地理》,去年9月份我把台湾的《国家地理》接过来了,已经从9月份正式开始出,已经出了好几期了,非常好,做了一次展览,取得效果也非常好,我也是他们董事长。

我为什么做这个呢?去年年初的时候我到《国家地理》参加一个会议,我就提了一个,我说我来那么多次,我从来没有去过图片库,能不能让我看一下,那天就都去看了,正好是周末,因为是我提出来的,所以他们准备了一些关于中国的照片,我一进去看了以后简直是震撼,你想都想不到在中国有很多地方,很多地方我都去过,可是他们很多年以前就拍了这方面的照片,还有拍在玻璃上的照片,更多是黑白的,有彩色很多照片,看的热泪盈眶,看到历史在那个过程中简直太棒了,我问他这种图片有多少是没有登出来的,他说《美国国家地理》在过去没有数字照相机的时候选胶片的选择是两万张中间选一张才能登出来,换句话说那么多题材里可能有19999张是从来没有跟大家分享过的。100多年的历史,一个巨大的浪费,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做成数字的东西,通过云计算,移动终端,因为移动终端最好的解决了别的媒体不能做的事情。第一没有办法搜索,你现在可以去搜索了,而且不需要飞到这个地方来,只要你能够上网就可以搜索,所以这个的话用这个技术一定要从这方面上一个层次,所以我觉得因为刚才您台湾的同事做得很好。

我想到一点也挺可喜的,您说30万人在台湾来讲是很大的数字,但是在大陆来讲是很小的数字,比如说乌镇去年有600多万人,刚才我问圆明园是700多万人,其实如果做到哪些你就在门口做一个好的展览有10%的人去就是70万人,所以我想你能够做到那么好的话台湾一些保护做得很好,但是如果能够把这些东西跟我们人们怎么样想明白,用什么样的方式变成一个大众的东西,然后形成很好的东西,更多的钱我们不要分红拿回去,更多是要把学校赚的钱和捐的钱都投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里,形成良性循环,这样的话咱们文化产业就能做大。

今天我听了这几位专家谈得挺有感受的,我觉得好东西真是多,确确实实作为一个产业来讲都没有办法形成一个产业,应该说是个体户做的规模的,很少有上亿的,谈一个产业就是一个事你的销售额,营业额,第二个就是就业机会,就业机会你创造了多少,在美国也好,英国也好,我看到很多富二代,在美国可能富三代富四代了,大部分人都在做一些喜欢做的事情,可能有的是医疗方面的,都是非盈利组织,而且这中间的话他们都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而且每一个人都是专业的,比如说我的合作伙伴的女儿毕业以后就喜欢去做画廊,就读一个学位专门去做画廊,每次我到纽约要见她,她带我去看画廊,我觉得她太有知识了,她也不需要挣钱,他们没有这个需求,对他来讲的话有这么一份工作很开心,很重要的是他比我们做商人的好得多,这个事情非常好,所以中国一定要形成这么一个东西,能够形成民间的,政府的,一套体系,我觉得做一个产业的体系,这样的话文化产业才能做大,北京大学多好的资源,说实话我在国外读书,我今天第一次知道侯先生,当然了我很没有文化。下次讲课你可以给我一个位置我去听一下,可以通过媒体手段知道我们文化的精华,这是我来参加会议的一个目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本来想谈一下圆明园,我跟陈部长已经谈了很多年了,他当时找我们,我们曾经想做一个事,因为我投了《印象刘三姐》,我们当时想是不是做一个印象圆明园,但是可能有一些不太合适,到时候我们再谈,现在还是商业秘密,谢谢大家!

 

陈名杰:谢谢熊总,我们现在做了很多园区,其实真正内容很少,我们特别希望要有真正的内容和内涵,所以我想在文化产业推三山五园过程中间我们特别希望有政治家的胸怀,有企业家的执着精神,加上互联网思维,从四个层面加以开阔,第一个是研究层面,我们首先要把三山五园历史文化,把文脉做一个梳理;第二个研发层面确实是需要借助很多新媒体手段,不断把故事讲出去,去年这个主题也是希望把这些好的素材能够加工成产品传播出去;第三个层面就是一些好的产品;第四就是产业,就像刚才熊总说的,大家如果在三山五园把故事讲好,在中间有一些产品,我相信熊总肯定能够把文化从小众发展到大众,第一个阶段就到这里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秘书处  参会咨询:刘璐 51553686-812  媒体咨询:许佳 media@icipku.org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传真:86-10-51553688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