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满兴远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语出版分社社长、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与传播基地主任

主持人:感谢郭总分享,确实文化是需要插上翅膀的,一个翅膀是科技,一个翅膀是金融,这一次台北展其实很成功的就在于把科技插上翅膀。

讲故事我们知道人物是核心,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曹雪芹,曹雪芹是中国在世界文明体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典型人物就像莎士比亚对英国一样,2013年是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我们搞了一些活动,下面我们有请外研社的满博士分享一下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的活动策划,大家欢迎!

满兴远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语出版分社社长、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与传播基地主任

尊敬的陈部长,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因为工作关系,去年在区委宣传部挂职一年,所以大家看到我的职务和这个好像有一点差距,因为挂职一年所以操办了第四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的活动,我们从组委会角度对去年的工作做一个思考,请各位专家进行比较。

我的发言是两大部分,前一部分主要讲一下艺术节的基本背景,第二部分就是关于工作的风险总结和思考,第二部分我自己简单归纳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就是“四四三三一”规划,四大成果,四大特色,三条经验,三条启示一个行动规划。

我重点讲一下经验成果和未来规划的部分。首先讲一下为什么要举办这个文化艺术节,曹雪芹在海淀西山创作,留下了西山传说,曹雪芹风筝等等丰富文化遗产,这些遗产虽然经过这么多年专家和民间传播越来越广为人知,但是其实相比较曹雪芹弘扬中国文化意义来讲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在咱们北京和海淀其实确确实实也没有得到很有效的传播,从我们的认识和思考来讲,红楼梦既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之做,曹雪芹作为一个作者也能够代表整个中国的文化符号,基于这个认识海淀区委区政府希望把曹雪芹文化传播好,传承好,希望做出一个文明世界的文化品牌。简单来讲曹雪芹艺术节的情况去年是第四届,总共办了四届,2010年曹学会做了首届,2012年起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举办,每一届都有自己的特色,应该来讲特别到2013年,陈部长讲了作为曹雪芹逝世250周年,这确实是难得的历史时期,所以在整个筹备阶段我们做了创新探索,去年年初我们成立了组委会而且组委会领导小组架构下开展工作,下面组委会负责全年活动策划协调与实施,从9月22号到10月25号一个多月的时间共举办15项活动,这里面比较有要点和特色的我觉得一个是我们纪念曹雪芹逝世250周年,还有一个大会,这个大会做了很多创新式的设计,就在纪念馆旁边草地上,形式突出了当代青年人和历史人文经典和大师之间的相互对话,通过在实景场地的表演,还有包括中国传统风筝做了很好的演示。

另外国际文化经典传承与传播,这也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个是百万人的中国经典阅读传递活动,这个在海淀一些社区,包括大学做了尝试,一会我可以稍微展开讲一下。

这些是我们曹雪芹艺术节活动的部分剧照,学术会议,很多形式都有。怎么样和受众达到更好的连接,总的来看本届艺术节应该取得四个成果,首先今年艺术节社会影响方面还是相对广泛的,因为今年主题比较集中的围绕着经典大事,通过艺术节三个阶段的筹办,参加人数也罢,媒体关注也罢应该来讲比往届规模和影响有所突破,全国曹雪芹热潮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第二个叫做产业拉动效应明显,这个我想多说两句,本届艺术节筹办期间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和拉动效果已经初步显现,通过三家主办方与曹雪芹文化发展联盟的合作,因为这个联盟有25家单位,同时也是充分联系北京相关研发红学和文化产业结构和公司,基于这些合作一些洽谈并且与未来曹雪芹纪念馆周边拓展建设曹雪芹西山故居项目做对接,这里面有重建国内首家曹雪芹博物馆,包括北京的曹博会,还有一个著名黄酒企业,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位,他们做合作生产,包括与北京歌舞剧院合拍合演的曹家十二拍,从去年开始已经在推进全国曹雪芹红楼梦文化产业联盟,第三届的时候有文化发展,这些是一个产业发展联盟,这些项目应该来讲与现在市场前景比较好的,现在也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产生了市场效益。

第四这里边国际交易类的影响,刚才已经讲到了今天做了一个有意思尝试,邀请来自于莎士比亚出生地的国际协调基金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包括俄罗斯托尔斯泰纪念馆和法国巴尔扎克纪念馆等高层管理者和研究者齐聚北京,在交流相互经验的同时,也把曹雪芹的传播推到更高端的国际文化交流平台,而且跟国内外媒体报道下把曹雪芹和弘扬文化做成中国代表性的文化,在去年得到了非常有利的提升。

第四就是文化品牌效应彰显,去年经过一个月时间吸引了大量媒体的瞩目,以及群众参与度,这个品牌效应得到了一个放大,我们感觉到这是有资质有潜力的成为北京独具特色的文化节,是具有这个潜力的,也使北京迈向社会城市。

这个艺术节有四个特色,除了国际互动、全国联动,还有群众参与,我们做第四届曹雪芹艺术节的时候说怎么样更大规模扩展曹雪芹与宏观化的基础,我们感觉这个基础在于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第四点是机制创新与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的创新平台。我们有相对独立的组委会工作机制,政府通过领导工作小组对艺术节进行引导而不是包办。同时我们在艺术节活动当中,采取了合同分包机制,调动了社会力量特别是一些企业主体与市场化的手段去调动资源,这些事情我们做了很多尝试。

通过去年的艺术节的筹办总结三点启示:第一,文化品牌整合势在必行,海淀历史文化资源丰富,长期以来海淀以相比较海淀区域精神发展,包括科技发展,文化的章节确实有一点扬而不响的力度,我们觉得文化品牌力度不够,文化品牌效应不聚焦这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二,通过去年的尝试,刚才讲的工作机制创新确实蕴藏着非常大的潜力,通过去年的这种探索我觉得最关键的不在于把北大、北师大这些企业机构参与进来,更关键的是对于未来的第五届、第六届艺术节打开一个思路,未来怎么样在更高层次调动社会力量,利用社会机制接触到艺术节这个事情里;第三,国际交流展现了海淀的优势,海淀应该在北京各个区县里是最具有国际文化交流优势的,海淀如何积极打好国际牌,用好类似于曹雪芹文化艺术节这样一个原创的文化品牌,而且把这种文化品牌活动作为抓手,我觉得确确实实能够极大程度提升海淀乃至北京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的增加,同时也是更好传递中国声音。

特别讲到一点,我们关于去年艺术节三条经验的总结,首先我们感觉到作为曹雪芹文化艺术节要有更加宏观的,类似于文化和产业的事业,大家都知道我们跟曹雪芹的文化和英国的一样,也面对着很多来自学术界的争议,红楼梦是不是曹雪芹写的等等这些,作为艺术节角度来讲我们要跳出学术之争,学术讨论和争议应该是艺术节的一笔财富,而不是艺术节的文化包袱,我们当时想过做好曹雪芹宏观文化推广,首先要做好两个突破,一个是突破所谓的专业人士和公众界限,要让更多普通民众参与进来;第二突破国门界限,让宏观化在世界以曹雪芹宏观化在世界文化体系和文化体系提供的定义角度去重新思考和重新自我定位,这一点非常重要,让宏观文化传播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而且高度重视群众参与和国际文化传播,这一点是我们总结的第一条经验;第二点是“由曹入红”作为探寻曹雪芹红文化的推广与传播的新路径,对于社会大众来讲一个文化能不能有效传播,确实需要更为具体的内容和手段来牵引,靠宣讲概念是吸引不了人的,怎么样从曹雪芹这么一个个人出发,曹雪芹身世复杂,这方面有充分故事可以讲,怎么样通过这个人深入挖掘红楼梦文化巨著的历史文化意义,通过这个研究拉近当代人与其的距离,从而推广文化和服务。

有一点由“曹入红并”不代表或者并不排斥对于《红楼梦》经典名著的传播,只希望我们传播开拓更多路径这是相辅相成的;第三点我们这种跨界融合,这种文化产业界都讲融合,其实这种文化视野和产业融合也需要跨界融合的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思考,对于北京来讲,我们从历史上来说也好,从现状也好,我们从来不缺乏文化素养的,我们只是缺乏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或者是物化为文化产品,在这方面我们能力是有欠缺的。前一段时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求怎么样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怎么样让市场发挥作用,调动社团、企业、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调配当中的积极性,然后创作文化视野和产业,发展融合新型管理模式,这是确定领导小组成立思考的课题,这一点我们觉得确实也获益匪浅,由产业兴视野。

明年后年确实是曹雪芹红文化推广的历史机遇期,第一我们想着怎么样充分发挥属地政府搭建平台作用,做好顶层设计。第二点协调各方面力量,推动曹雪芹西山故里,还有文化项目的规范建设,在西山形成全方位了解曹雪芹的文化成果。

第三是继续创新机制、创新形式,办好第五届、第六届曹雪芹文化艺术节力争2015年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将曹雪芹与红楼梦文化的传播推至最高点,成为北京市的一张中国文化的新的城市名片。

作为艺术节只举办四届,非常年轻,形式和内容没有问题,而且充满了开放性,刚才接触到三山五园项目的时候还属于探索时期或者阶段,我们也希望未来两年完成平台阶段到项目阶段的一个转化,这样到艺术节每个项目都可以固定化,而且拥有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后可以说艺术节才走向成熟,谢谢大家!

 

主持人陈名杰:非常感谢案例分享,确实这两个案例都是一个探索,我们也相当于是一个路演,演示给大家,从这两方面听取大家意见,曹雪芹红文化在2013年明显感觉到社会各界开始升温,2013年出现了音乐剧曹雪芹,出现了红楼梦,还有京剧、昆曲一系列东西都有获奖,2014年、2015年是重要的时间结点,所以我们特别希望抓住三个时间结点,第一个是2013,第二个时间结点2014年这是曹雪芹故居开放30周年,第三时间结点2015年是曹雪芹诞辰300周年,希望抓住这三个节点,那么要研究好,或者说规划好一个机制,稳定好一个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力提出来的搞一个理事会,社会各界来参与,这个理事会我们主要是大方向,下面还有组委会,下面是若干执行团队,这样形成一个平台、开放体系,最后争取达到两个目标,一个目标是希望把曹雪芹西山故里打造成莎士比亚故居(斯特拉特福镇)一样,当时莎士比亚基金会主席跟我讲,说这里常住居民三万,每年游客500万人,一半以上是国际游客,这是第一个目标;第二个目标希望把曹雪芹文化节打造成爱丁堡艺术节一样,我昨天跟胡德平会长做了汇报以后有了重要的进展,参与到曹雪芹红文化传播上来,确实把中国文化走出去,把中国故事讲好,要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要借鉴国外经验。

  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秘书处  参会咨询:刘璐 51553686-812  媒体咨询:许佳 media@icipku.org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传真:86-10-51553688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