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主席:王一川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议程主席王一川:谢谢杨志弘教授和三位嘉宾,谢谢大家参与,时间过得很快,来到第三场沙龙,第三场沙龙题目是“文化产业与创新人才”,我们总的议题一步一步深入到文化产业专业来了,刚开始是跨专业后来到艺术学科环境,再下一步文化产业专业怎么建设,北京大学在这个方面专业建设上后发,我们刚刚决定筹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所以我们希望借助今天这个论坛,能够聆听到先发学校的先进专家在这个问题上经验,给我们指点。有请第三场主持人山东财经大学文化产业系主任张凌云主任,有请她来主持。
嘉宾主持:张凌云 山东财经大学文化产业学系主任、副教授
主持人张凌云: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共同探讨分享。从昨天开幕式以来到现在一场接着一场的沙龙,还有开幕的演讲,都给我们带来了非常深的启迪。那么下面我们第三场的演讲“文化产业与创新”,这是一场让我们非常激动和非常期待的一场沙龙,创新是我们所有文化产业里面最核心的概念和最关键的要素,我们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如何创新,如何得到创新?在我们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当中如何得到创新人才或者人才思想、理念?如何改变教育制度适合创新人才的发展?这是我们最关注的问题。第三组沙龙嘉宾首先入场,来和大家共同分享他们所精心准备的,在教学一线和研究一线的学者给大家带来的丰富的经验和智慧。第一位请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时平教授。
时平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
时平:各位老师同学上午好,刚才讨论的我们主持人讲的是跨界问题,跨界一直困扰着我们。实际在80年代、90年代那个时候也提出过跨界的讨论,那时候提出来就是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现在也有提综合的,那时候钱学森老先生讲过一句话,他说什么叫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呢?中心是明确的,界限是模糊的。那么我们讨论今天的文化产业的问题,是不是这么理解?文化不管怎么产业化,这么多跨界的交流,允许融合,在交叉融合中创新,但是有一些它的本质,就是有的教授说的原点,不能改变。
海洋文化研究所全国大概有四个,挂的学科也不一样,管理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地理的、文学的,还有像我们不挂的。人才培养学科跨界是怎么一个原理?这十几年来,当代的海洋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现象。我们发现,第一,提出了海洋文化资源这个概念,这是以往没有的,到现在国家学科条目还没有。第二,海洋文化名城,这种实践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新的城市与文化结合的理论现象。第三,文化产业在海洋里面有一个海洋文化产业的问题。第四,以信息技术为统领的科技与文化生成的一种海洋文化的新业态。大家说谈文化产业,由于自身的局限,我没有做这个,为什么呢?产业,我不懂得产业结构;海洋文化,它又飘在上面。文化理论上可以讨论,但真正研究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化,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阶段,一定要具体化,文化就实了。我们在这几年做的一个什么问题?提出一个叫海洋文化资源,我们现在探讨是海洋文化资源与城市发展这么一种融合。我没有谈到人才培养,但是我谈到理论创新和人才培养在学科上的一种新的构思和想法,现在正在探索过程中,所以研究生方向基地建设都围绕海洋文化资源和发展这样一个结构做的。
海洋文化资源是怎么提出的?在海洋文化、文化产业之间我们提出海洋文化资源这么一个概念。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有一个专项,908项目,这个项目是什么?要对全国海洋文化资源进行一个整体的调研,投入很大,建国以来就搞了三次。国家只保留了对沿海的社会经济的调查,一个省份提出来要对自己的省份进行海洋文化调查。文化怎么调查呢?它不具备有一个规则、规程和操作性,浙江省找到我们这来,那是在06年。国家没有海洋文化资源这个条目,我们就从相关的旅游、文化遗产、非文物的方方面面几个学科交叉跨界的时候提出一个海洋文化资源。不是说文化资源加上海洋就成立了,不是那么简单,比如说妈祖文化,是典型的海洋文化,但是在贵州有有妈祖庙。妈祖肯定是海洋文化,但地域上不是。到上海到东方明珠的旅游算什么旅游?这是一个陆上旅游,但是国家统计中它算海洋旅游。为什么?地理位置沿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结合浙江的实际对海洋文化资源有一个界定。什么叫海洋文化资源?两把尺子,第一,从内容性质上属于海洋的文化的;第二,在地理范围上属于沿海线的管理的。这样具备可操作性,浙江省在它37个沿海县对它的乡镇村海洋文化资源进行了一些具体的表格格式的调研。这里反映的是如何认识海洋文化资源,到现在我个人的理解海洋文化资源理解,一,完整性、多样性,我们昨天上午讨论是多元文化,但是作为海洋文化资源,他谈的是完整性、多样性、资源价值的多元化。比如说,我花了四年半时间研究浦东高桥中学的一块碑,这个碑是区级文物,永乐皇帝立的碑,调研结果是迄今为止中国皇帝为航运撰写的最早的一块玉碑。这块玉碑是文物,我们把它作为资源,它的价值是多元的,第一是文物价值;第二,城市标志;第三,和今天上海航运中心建设和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多元化的问题结合起来。所以这是我们考虑的强调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多元性和它的价值多元化的问题,这就是我们目前探索的这么一个思考。
主持人张凌云:我们非常感谢时平教授从他的海洋文化的专业领域带来的独特视角和观点来考虑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他也涉及到了学科界定问题。这两个问题由此也让我联想到上一场沙龙结束的时候,同学提出的文化产业学科到底归属什么门类学科的问题,在这里想借这个机会发表我个人的看法。我们文化产业学科跨的行业太广太大,2002年第一批设置以来到现在有12年的发展历程,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不断探索学科界定,学科的归属、学科的性质还有学科的培养方案和方式等等,直到今天众多的疑惑我们还是不解。我认为应该从根本上来考虑这个问题。这个学科的设立它的归根结底的目的是什么?学科归根到底是为了传授知识的需要,为了传授知识分门别类的传授,不一样的层次,不一样的类型所以分为不同的学科。文化产业有非常强的复杂性,有一句话叫做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这句话放在文化产业学科当前状况当中也是有道理,每个大学依托自己的资源背景、学科优势不一样,每一个大学设立的文化产业专业偏重是不一样的,我认为这是可行的。结合西方的文化产业这个学科设置来对比,我曾经对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在国外领域当中学科设置建制问题有自己的一些思考和调查。作为国家教育部派出访问学者,我当年是报了经济学,我在努力寻找什么呢?文化产业对接的学科,我找不到,国外没有文化产业,五年前还是四年前我也请教过北大的教授,美国或者加拿大有没有文化产业的学科,他说没有,等我过去了之后,我只能找到滑铁卢大学的旅游系学习,跟我现在的工作比较接近也是相关度比较大的。随着后来一系列的调查发展发现,国外学科分类非常详细,质量也非常高端,学科设置上面有160多个专业门类和方向跟我们接近,每一个学科都是针对现实来设置,按照一定的发展规律做这样的计划,我们这样的工作相差极远,我们山东财经大学从07年以来设立文化产业专业到现在已经发展到1千多名在校生,每一级学生都有200多人,全国数量也还是比较大的,我们在制定文化产业学科方面也迷茫了很久,我们做调研,结合我们自身特点,结合兄弟院校,全国60多所高校进行了详细的思考。
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不同的地方在哪里?国外学科设置非常详细,我们的学生在出国留学也越来越多,这一方面学生在出国留学经常会问,老师,我们出去应该学哪个专业?说这个是基础的,之后你可以再深入学习专业,基本是合理的。但是在本科阶段,我们的确是需要对接,我们现在学科范围属于什么状况,我们是粗放型的,大而化之的设置,国外是精而钻的设置。我在这个专业领域当中,遇到一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小伙子,他做了很多的图纸,每拿到客户那里去,客户都能同意,我们在现实当中却很难找到。我们规划一个项目当中,规划完了你会发现什么层面的人才都没有,尤其是二三线城市,设计理念到运营等等一概缺乏,根本就不可能成立的。我先简单说到这里,关于学科设置问题,从根上来考虑,是为了传授知识才设立学科,从这个层面,我们不必太介意,学科归属于什么门类,我认为有自己的特点就好。反过来讲,学科到了最高层次是没有学科界定,我翻看了08年到2010年到最近以来所有文化产业里的博士论文,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历史文化、艺术,反而到了博士论文阶段很少有按照自己的既定学科领域进行研究的,都是像文史类去研究经济学领域的事情,经济学领域反而研究历史和制度,这是一点的浅见。
下面我们再请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助理禹建湘教授发表他的高见。
禹建湘 中南大学文学院院长助理
禹建湘:非常高兴,我比较早关注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研究,也在长沙市一个郊区一个镇进行过文化产业规划,但是我发现研究过程中,农村的文化产业基本上还是停留在文化旅游,农家乐,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展销以及建仿古街道这个层面,感觉不到出路。我们还是谈一下我们大学里面文化产业专业这个本身的一些问题或者一些想法。
因为文化产业确实体现了产学研结合的时代特性,也体现了高校要服务于社会需求,但是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这个专业确实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一些思考,当然不成熟。
文化产业专业的开设扩张速度应该降下来,03年山东大学等等四所大学获得教育部的批准开设了文化产业管理本科专业,到目前全国已经有97所高校开设了本科专业,包括三本、专科的话,应该超过了一百多所。那么各个高校,比如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开设了硕士和博士专业,也是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高校文化产业专业一哄而上,不管是管理专业还是叫文化产业学——管理两个字没有了——文化产业专业学科分类很尴尬,放在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传播学等放在一级学科下面,成为二级学科或者三级学科,我们所授予的学位也是文学、管理学、艺术学都可以对应。很多专家呼吁把文化产业专科放在一级学科下面,导致了文化产业专业没有完全自主性,发展受到局限,软件和硬件和传统专业相比很弱势。我们盲目开设了很多文化产业专业,导致体系跟不上,学生跟不上,文化产业开设温度要降下来,这才有利于这个学科沉淀。
第二个,文化产业专业培养定位要更加明确,当前我国的文化产业专业大多数开设在边缘化或者新兴的学科上面,比如边缘化的就是文学、历史,新兴的就是比如旅游、新闻传播等学科,而经济学、管理学本身开设文化产业很少,即使具有财经性质的高校,文化产业这个专业开设也不是开设在产业学、经济学上面,比如中央财经大学是最早开始文化产业的高校之一,但是开设的专业在哪个上面?在中文系上面,不是工商管理或者经济学上面而是开设在中文上面。因为什么呢?因为工商管理或者经济学它是热门专业,它看不起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不赚钱。而我们其它传统学科因为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没有办法,它招不到学生了,他才开设文化产业专业,所以我们说真正的经济学、管理学与产业相关的那些本科专业,它就没有开设文化产业本科专业,只是硕士博士挂靠在工商管理等等上面,导致文化产业专业定位有很难的精准的定位。
另外还有一个现象,地方师范院校开设文化产业专业是热衷的,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基本上都是传统学科,他进行学科突围,寻找学科新的增长点,在师范专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进行突围,但是这些师范院校既没有可以依托的大城市,也没有很强势的文化资源,更没有进行实践的文化产业基地,也没有相关的师资力量,这样导致文化产业它的学科、课程只是一种拼凑,专业培养目标很模糊。
在硕士和博士上面稍微好一点,但是也这个问题,我不举其它的例子,我举我们中南大学本身的例子,中南大学文化产业叫做文化产业管理,是挂靠在工商管理上面,这时候招生培养毕业论文都按管理学模式进行。我们知道真正学经济学、管理学不可能报考文化产业的博士,报考的都是学文学、历史的,所以导致博士延期毕业的现象特别严重。我们重文化轻产业,我们搞博士论文开题的时候,请了一些专家都是搞传统文学或者新闻传播学的,他们就看到开题里面的公式也不敢提问题,就说我看不懂,这就导致现在只有文化而不见产业了,这是我们的尴尬。我想其它学校,其它高校在硕士和博士论文里面也存在这个现象,你如果放在管理学、经济学里面,只见产业不见文化业,而放在文学、历史学只见文史哲不见产业。
师资力量的短板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的师资大部分是转型过来的,无论他的知识结构和实践结构都不能满足文化产业这个需求,尤其是我们的老师,大多数是文科老师,经济学、管理学、数学、计算机尤其是计算机软件知识的应用严重匮乏,而我们高校体制又限制了我们教学资源的整合,不可能聘请外校或者外院,不可能有固定的课程教学。中南大学做文化品牌报告、文化品牌排行榜,涉及到计算公式计算,还有软件,我们三年做一次,就是因为这方面的师资力量不够,懂计算机软件的,懂数学的人才不够。去年2013年做一个排行榜,用两个月时间才把这东西做出来,我们自己的老师没有这个能力。我们的师资力量要更加整合,知识体系更有规范和针对性。现在大学的课程开设五花八门,我们文化产业就不能建实验室,我们申报了数字出版本科专业,它可以建一个实验室,搞硬件设备这个实验室建起来。我们文化产业实验室里面放什么,干什么呢?完全不知道,时间到了,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张凌云:我们非常感谢禹教授,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所遇到的很多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发展刚才当中实际的困难,激发我们在座的各位共同的思考。下面我们请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张立波研究员给大家分享。
张立波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立波:各位老师,各位同仁下午好。
咱们这个主题是开创性人才培养,我想开创性首先就是要视角的多元化。刚才有很多老师侧重从高校角度谈人才培养,我主要从企业管理的角度谈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题目就是《文化创意人才的特点及管理策略》。
我现在做一个课题,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感觉文化创意人才可以说是文化企业最核心的资源,当然也是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对于文化企业的管理,我感觉最为重要的轴心或者中心,是如何提高文化创意人才的生产力,把他们的文化创意转化成产业价值,这和有些老师提的一些东西正好是一个回应。
对这一点我想提个观点,当然这个观点是在创意之父霍金斯先生框架基础上的一个思考。霍金斯说文化创意有三个要素,个人性、独创性和有意义。有意义主要是有用并切实可行,我感觉非常重要的就是能够把文化创意转化成或者可感知,或者可体验,或者可触摸的某一种文化产品,然后转化为产业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所说的有效创意,包含几个要素,任何一个能够有意义的所谓的文化创意最后肯定是创意团队的集成,打个比方来说,我们说电影产品,它最终形成的时候,包含着编剧、导演、演员、道具、音乐、舞美很多人的创意在里面,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反向思考,艺术家要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我这个文化创意到底好还是不好,到底能不能得到消费者的喜欢。
再一个要着眼于打造产业链,你要形成产业价值,文化创意仅仅是个源头,产业价值要通过产业链。有效创意的框架和文化企业的管理之间有矛盾,有冲突。第一个方面是专业化与整合化的冲突,文化创意它作为一种内容资源,一般来说只有在实现高度的专业化的情况下才能够存在,但是你要是光停留在专业的层面仅仅是碎片。我们说编剧,或者导演,或者演员,或者舞美,或者音乐,它是碎片,不能产生最终的直接成果,只有和其它专业整合到一起才能产生成果,这个是有矛盾的。
第二,个人性与整体性。文化创意人才最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思考,思考就是工作,工作成果就是概念、形象、故事等等这些东西,具有高度个人性,最主要的原因是想象力、创造力、智力是个人头脑里面的东西。个人价值和企业整体价值的实现,可能有时是一种偏差的,怎么衔接起来,肯定就会冲突。
第三个方面,就是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冲突,刚才好多老师提到这个方面。有人说艺术价值是商业价值的基础,可能很多情况下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可能是冲突的,时间关系没法举例去说。
再一个文化创意人才,我调研得非常多,不管是艺术家、作家、策展人、编导,往往理念性或者理想性都是比较浓的,文化情结非常浓,并且做文化产业的时候,自娱自乐的游戏色彩比较浓。面对这样一个冲突,在企业管理当中应该有相应的解决策略。文化企业的管理提高文化创意人才生产力轴心,关键是把握好专业化与整合化,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之间的平衡。
创意人才的管理可能问任务是什么,这是第一位的,怎么做是其次的。我们说做正确的事是第一位的,怎么做可能说就不必专门要求,定向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要强调重视为成果负责,特别是文化创意人才要注意从自己狭窄的专业技能和本部门转向到整体业绩和外部世界,特别是与市场社会怎么对接。
第三方面,在企业管理当中怎么把创意人才看成资产而不是成本,这非常重要。凡是把创意人才当作成本一般他的成本更高,凡是把文化创意人才当作资产相反他的成本最低,我有一个统计数据,大规模的提高了文化创意人才的待遇的相反他的利润率最高。
第四个强调自我定位、自我改进和自我激发,也就是霍金斯先生提出的对于文化创意人才最主要的不是培养而是激励,激励他把自我管理的意识、内在的能量把它调动起来。
第五,对于文化创意人才管理,我感觉非常重要的事情是双层的考核。双层考核可能是两个方面,一个是建立某一种专业的标准,在企业里面当然它可能这一方面比较薄弱一些;在NGO组织、高校里面,可以通过专业标准对文化创意产业进行考核。另外在企业里面有绩效的标准,质量第一。
最后提一提,在文化创意人才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处理好艺术家和企业家的关系。艺术家最主要提供某一些创意方案,最终的决策应当是由企业家来拍板,为什么呢?因为艺术家个人性、理念性色彩非常浓,他对于市场、对于消费者的考虑往往是不够的,这个时候需要做产业经营的人最后把关。所以企业家作为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的最终决策人可能是一种比较好的管理的方式。我就说这么多,谢谢!
主持人张凌云:我们感谢张立波研究员来自微观领域关于公司内部怎么处理创意人员和管理层的复杂关系问题,给我们带来非常有益的探索。《创意决层的崛起》中,公司是跟着创意阶层走的,我们国家正好相反。我们国家的毕业生,毕业之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工作是第一位的。国外的学生毕业,是很悠哉的,我要到哪个城市生活,选定生活然后去寻找需要谋生的工作。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这种做法使得国外大量的公司追逐的地方不再是自己的远近距离,现在高科技发展,使得距离不成问题了,但是选择公司的地点非常重要,要选择创意人才或者文化产业人才聚集的地方,哪个地方有艺术人才,哪个地方有多元文化,哪个地方有同性恋者,公司就到哪里去。因为这些地方是创意层出不穷的地方。我们国家正好走得相反,首先我们是没有氛围的,我们所有的大型的文化产业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建设都是先投入资金,项目运作然后最不注重的就是内在文化艺术的这种构建,就像刚才所说的老板的利益是最重要的,老板的利益诉求跟文化创意者的诉求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和西方国家文化产业或者说经济领域有很大的差距,他们文化产业学科设立,从40、50年前纷纷探讨一直延续到现在发展得都比较成熟了,很多课堂教学、教学实践环节以及文化产业园区内部、非盈利组织内部,昨天台北市袁宇副市长讲述的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对人才艺术发展和新人推陈出新有很大的帮助。一个艺术行业,无论艺术总监有多么厉害、多么辉煌,但他只能干两届,两届之后下台,很多的制度鼓励为没有钱但是有创作思想的人配备所有的资源、能量、资金,帮助你实现艺术梦想,在这一块我们的艺术构建有很大的差距,跟我们发展水平有关系,另一方面这些层面也是创新人才产生的地方。我们现在看,从学校领域不可能马上就创造出一个人来,教育出的创新人才,总体来说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在一定领域和范围内的推陈出新,我们不能虽然赶到人家的经济水平,但我们从学科建制设置上面、从微观领域很细节的地方可以学习,可以继续深入进行探讨。
下面我们把留下的十分钟留给在座的学者,可以向三位提出你们的问题。请!
提问:这个论坛主题是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我感兴趣的就是我们这个教学这个模式在培养文化产业创新型人才方面有哪一些成功的做法,提供给我们借鉴?
禹建湘:这个问题不是太好回答,为什么?因为在我们中国的高校要培养一个创新人才都很难,不管哪个专业,。一般来说如果文化产业要创新的话,深入现场、深入实践创新的精神就可能更丰富,但是我们做过实验,比如把我们的学生放在企业里面去实践,如果到传统的广电、出版、报社,那么学到的东西在新闻传播方面;放在游戏、数字出版,学到的也不是文化产业的东西。为什么?这些新兴的文化产业基本上都不是盈利的,比如动漫很火,但所有的动漫公司都亏本,唯一盈利的动漫公司是做渠道的,比如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把播出频道垄断了,就能够盈利,我们的学生到这样的企业里面去做,他学会的是什么?学会的是市场拓展,或者以文化为幌子拿国家的补贴或者地方补贴,或者以文化的名义来进行圈地进行文化地产的开发。所以要回答你这个问题很难,看你从哪个方面是创新,你是赚钱的创新还是文化的创新,个人有不同的理解,谢谢!
时平:这个问题是个共性问题,我们做的恐怕还是一个持续争论的问题,但是高校更关注一个就业口的问题,我们现在探索的一个是强调创新人才,一,文化给人们以创新思路,就是为什么提海洋文化资源,强调资源的多元性的问题,有些资源是能够转化的。第二个,我们曾尝试开了一门课,这门课估计北大、复旦都开过,叫文化艺术,我们开了海洋文化与艺术,这门课强调创新,学生要学会欣赏、鉴赏、辨别和批判。我们人才培养连欣赏、鉴赏、辨别都不会,你谈创新差一口气。开这门课难度很大,不是拼起来,纯粹靠理解和价值,从中引出来一些能够激发激励像霍金斯讲的这些东西,但是现有的学校的考核体制不行,我只能开18小时,还是特例开了一个,这个难度确实有,也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把我们的一些经历跟你分享,就这些。
张立波:我也谈一点,毛泽东说过一句话,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对于文化产业管理,因为我从05年到现在做了9年多,它的实践性比较强,所以在培养人才这个方面,我们的做法就是非常重视怎么和企业去对接,然后做一些很多的实操这样的训练和课程。因为像我们这个专业就业的时候,以前经常用人单位反映,上手性不强,感觉学了很多理论性的东西,真正到企业用的时候距离比较远,根据这一个情况,我们至少2010年开始就和青岛那边的一些很多的文化企业、文化机构都建立了定向的实践基地,请人过来讲课,有的就是我们课堂到他们那去上,可能好几门课以到企业去做实操的这种训练作为主要的方式,这种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我感觉对于文化产业管理这个专业来说,多增加实操方面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比较早地与市场、企业、社会对接,我感觉可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创新的路径。
主持人张凌云:感谢我们的教授,都强调了一个一致的观点,那就是实践的重要性,前几轮沙龙当中大家比较认同的就是实践的重要作用。这个对于创新的产生应该是最好的一个补充。在国外也是同样的,他们在每个学期、每一位教授在每一门课当中都要请四个实业领域的人做客座教授,每个星期都有外校教授进行交流讲座,我们也可以不妨学习成熟学科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些成熟经验。鉴于时间关系,最后还有三分钟,我们留给三位教授来总结一下自己所做过的发言,用一句话。
禹建湘:文化产业这个专业任重而道远,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把它搞好,谢谢。
时平:这个行业这个专业还得继续努力和探索,成型的先做,不成型的继续探索。
张立波:还是回归到我演讲的题目上去,对于文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如何激发文化创意人才的有效创意,是最有效的东西。
主持人 张凌云:感谢大家的耐心倾听,我们今天上午的沙龙到此结束,谢谢!
议程主席王一川:谢谢张老师和三位嘉宾,我想最后借这个时间再说两句话,大家都很累了,我这儿也谈点体会。就是经过今天上午三场沙龙,各位主持人各位嘉宾还有提问的老师和同学都做了精彩的发言,精彩的提问,我想对我们今天这个议题的凸显做了很重要的贡献。我相信今天这个论坛是没有结论的,是开放的,但是我想大家提供的观点也给我们留下一些启示,告诉我们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具有开放性、自由性,但同时它也有自己的专业性,就是像不少嘉宾提到的,主要是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的培养,我想这个是一个辩证的关系,如何处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开放性和专业性,我也想到了一句俗话,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培养它的开放性和专业性的关系可以从俗语上得到理解,有什么样的专业环境、资源和空间,就可能生长什么样的文化产业人才,这个专业环境资源和空间可以被看作三级系统组成的相互关联的领域,关联的场域,我想有三级。
第一级是学校环境。艺术院校、综合大学、师范院校的整体学科专业有资源特色,在不同学校环境下生长的文化产业人才肯定会打上它的深深的烙印,离不开、逃不掉学校的专业环境,也只能够利用它的资源来养育人才。
第二级系统就是学科专业环境。刚才不少嘉宾都提到了,最可能办专业的是管理学门、经济学门,但更多是文学门、历史学门、哲学门、艺术学门,他们有培养资源、特色重心,如何在自己门类学科环境下利用资源来养育文化产业人才,至关重要,这是第二级系统。
第三级系统,个体的自主选择及其空间。每一个学子在自己选定的学校环境下,学科环境下来做文化产业,应该有自主的空间自主的选择。我在一个学校演讲完了以后,有一个学生给我提问,我学这个专业感觉不到兴趣,又要发展怎么办?我说学好你的第一专业,同时再选修好你感兴趣的第二专业,你将来拓展的空间有多大,取决于你选的第二专业,因为它可能是你的最爱,你身不由己被家长、被高考推到第一专业上面去了,你别无选择,想转专业没选上,那你学第二专业双学位或者辅修专业,这可能是你的最爱,如果这个专业和你的第一专业结合起来,将来会决定你腾飞有多远有多高。我拎出来三级系统,我相信我们的人才既有自己的开放性又有自己的专业性,开放的、专业的空间取决于学校、学科和个体的综合场域的关联作用,如果这个是今天上午听完这个沙龙一点体会的话,我想衷心地感谢所有的演讲嘉宾、提问嘉宾以及所有的听众,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