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青年学者研讨会

2023年1月8日,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主题论坛——青年学者研讨会线上举办。在本届新年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的核心主旨下,来自中外高校的20余名青年学者,分别围绕“遗产活化”“城乡文化更新”“数字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国际探讨”等四个主题展开精彩的汇报,集中反映了广大青年学者们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

第一场:遗产活化

来自浙江大学的杨程程提出“社会变迁和遗产空间相关联,情感部落逐渐生成壮大,遗产才能成为情感共同体的隐喻,最终成为时代精神的结晶”的观点。

来自北京大学的裴慧恩(韩国)以“赵氏孤儿”的故事在韩国被成功改编为话剧的案例,提出经典故事的当代艺术形式展现,不仅为《赵氏孤儿》的流播做出贡献,而且成功译介对于中国故事“走出去”具有借鉴意义。

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曾丽以川滇黔地区织绣文化为例,认为织绣经典的民族图案是在深厚的文化背景基础上传承下来的,是今天各民族追求美好生活,实现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

来自赣南师范大学的吴中胜从“文化遗存”的视角审视大庾岭古驿道,提出要充分利用这一文化遗产,加快江西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对接融合,围绕“寻根、铸魂、圆梦”,共同促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来自清华大学的王孝祺以金隅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例,探究了“活态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文化赋能,分享了琉璃文化创意产业的业态融合发展与创新驱动战略的互惠关系、适应性方法及其对应的实施路径。

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李晨溪指出唐代金银香囊艺术形式的概念意涵与价值,在实际产业转化中并没有呈现出等量的创新力,建议以古代物质文化为原型的文创产品设计者应承担传承与创新的双重责任。

本场分享结束后,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唐璐璐副教授和常州大学的柴广育教授分别对本场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细致和精彩的评议。

第二场:城乡文化更新

来自北京大学的王小溪介绍了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空间利用现状,提出历史街区在保护与活化过程中,要维护好和发展好文化独特性、地方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

来自北京大学的李斯扬分享了“艺术社区”语境下中国社区美术馆实践的类型拓展与功能转向,并表示美术馆已成为跨越学科与专业限制的文化载体,成为参与和推动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政策制定、公共行政创新的重要力量。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张树锋认为中国乡土文化的价值空间和意义指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重拾与复兴中国乡土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精神密码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命题。乡村振兴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意义。

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丁月华从农村地区区域总体发展,农村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位置,农村文化生产的条件、组织形态、网络等方面对艺术赋能乡村建设的内涵进行分析,以达到对艺术社会功能实现的深层次理解。

来自陕西中医药大学的杨秀丽提出激活中国文化实现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中医药文化传承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框架,并提出协同多方为其护航的发展路径。

来自黑龙江省书画院的王刚探析了农民书法“文艺两新”的发展路径和运行机制,挖掘其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以期为全国农民书法“文艺两新”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发展路径、实践经验和参考方案。

在本场研讨中,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副教授朱平老师和重庆邮电大学的副教授王沧老师对青年学者们的分享分别进行了精彩的评议。

第三场:数字文化产业

在本场研讨中,来自同济大学的祝新乐分享探讨了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数字藏品出海的逻辑动因、困境审思与策略,带来了数字藏品在跨文化领域传播的新思考、新想法。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傅凌波认为数字文化产业作为重要数字经济类型,愈发受到国家重视,通过对数字技术如何为文化产业赋能进行深刻探讨,指出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

来自北京大学的张艺璇围绕后疫情时代的博物馆,提出新时代博物馆的发展策略应通过改变参与的逻辑,使用创新沟通工具及有意识地使用数字技术,让公众获得更加个人化的体验,才能让游客体验与博物馆之间形成更加紧密的连接。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何妮认为认知操控会带来认知失调、认知颠倒、认知同化等后果,呼吁我们应该弘扬传播者精神,解决信息过载中的主流价值,关注贫困问题,对冲亚文化流动。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李尽沙认为推动数字原住民之外的受众产生产品认同,是未来博物馆数字展览面对代际差异、全景展示主流的关键,面向未来,数字展览应当发展独立线上展、强化交互体验、挖掘社交属性、争取保障资金和人才支持。

韩国文化战略研究所的江婉婧用丰富多样的案例,呈现出NFT重塑艺术创意的多重可能性,着重分析 NFT 对艺术领域和艺术产业的颠覆式影响,对这一颠覆性技术在当前的数字艺术市场中的作用以及带来的问题提出反思。

来自北京大学的张瑾瑜展示了前沿的游戏化营销等概念,并通过调研泡泡抽盒机小程序营销活动发现:目前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在线渠道的消费体验,对游戏化的IP引入、玩法设计和产品信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分享结束,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副教授熊益亮老师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产业系副主任陈娴颖老师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评议,与各位学者共同探讨,提出意见建议。

第四场:文化产业的国际探讨

 

来自北京大学的沈述宜试图探究《原神》的具体叙事如何体现了从“世界如何看中国”到“中国如何看世界”的视角转变,以及如何表征了现代中国人的民族文化自信和跨越民族、种族的普世性的人文关怀。

来自南京艺术学院的蔡淑娟以互为主体性的设计立场构建系统性畲族视觉读本与畲族社会文化建设的策略导向,从整体历史观进入到整全性的畲族世界,避免片面走向“标准化”民族设计观提供跨学科重新激活民族文化价值的新门径。

来自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郭谦检视了华侨城创意文化园的特色与日常社会实践,在创意园改造完成16年之后,论述其在中国创意产业界的定位与重要性。

来自北京大学的郑雨琦围绕沉浸式主题街区分析了消费者的多元体验构成要素及其各层级的感知,对相关的沉浸式体验进行解读,得出其在真实感知性、故事情感性、挑战成就性以及角色互动性等方面进行着力的结论,为国内文化旅游消费转型升级方向带来一种消费者视角的理解。

来自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姚天鹏分析了中国人文历史类纪录片国际传播的现状,提出有效传播策略,以期扩大其海外传播力,提升其文化商品价值,塑造其标志性品牌形象,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受众在潜移默化中被中国故事所濡染,对中华文化产生了解与认同。

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学者张仲阳以对外演出交流情况及英译本《牡丹亭》传播为实践案例,分析不同媒介下戏曲跨文化传播的效用,以更好地为“一带一路”下的戏曲跨文化交流和跨文化传播提供传播策略的参考。

本场分享结束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白晓晴老师和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的李尽沙老师分别对本场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精彩的评议。

目前,科技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剧烈的变化,给文化产业领域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赋予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时代对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在此次论坛之中,我们看到了青年学者们带着浓浓的家国情怀与孜孜不倦的追问与探索改变未来的勇气。

 

邮箱:fici@fici.org.cn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备案号: 京ICP备100337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