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智库对话2023:回顾与展望

 

    1月8日下午两点,在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期间,由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紫金文创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智库对话2023:回顾与展望”以线上会议直播形式顺利举办。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向民教授主持会议。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福建论坛》《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光明日报》的14位专家与机构代表出席了会议。

    “智库对话”单元自2018年以来一直采用闭门会议形式,本年度在会议前夕临时改变会议形式,旨在面向文化产业学界的专家学者、相关专业学生、从事和关注文化领域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分享文化产业研究最新动态,会议通过腾讯视频、新黄河客户端、学说平台等对会议进行了全时段的直播,直播观看人数达十万余人次。

祁述裕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化和社会部原主任、北京观恒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祁教授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中国道路》为题,阐述了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探索中国道路的重要内容,指出精神生活是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是高尚生活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探索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中国道路;通过不同方式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显示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

 

尹鸿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尹教授就《用法治为文化发展保驾护航》发表演讲,提出了当前文化领域法治建设面临的规则透明度、程序权威性、执法主题定位、法治水平等主要问题。他认为,文化行业的法治目标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公共效益首位;规则的公开透明,细则可操作性;程序的正义合法,用法治治理代替舆情治理;健全的协商制度,尊重市场经济规律;促进行业公平竞争、有序发展;建立完善的法规、政策、行业规范;职业伦理的奖惩体系 1月8日下午两点,在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期间,由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紫金文创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承办的“智库对话2023:回顾与展望”以线上会议直播形式顺利举办。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向民教授主持会议。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云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福建论坛》《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光明日报》的14位专家与机构代表出席了会议。

陈少峰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产业促进会会长

    陈教授以《元宇宙文化产业商业模式的新特点》为题发言,他认为元宇宙涵盖了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不同的行业和业态,与元宇宙的关联度是不一样的;该领域的机构要形成自己专业化的门槛;高质量发展的元宇宙文化产业领域必须结合大众幸福、教育、就业的需求和相关业态来建构新的商业模式。

范周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

    范教授做了题为《创建新型文化智库的五个维度》的演讲,从智库的思想建设、研究领域、人才建设、管理体制和数字化发展五个维度出发,指出新型文化智库建设路径包括:一、坚持思想的独立性和前瞻性,以生产思想服务社会为己任,积极咨政建言,谋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二、要有宏观的战略思维,在大视野中找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口;三、要鼓励人才结构的多元化,始终以人才建设作为智库发展的首要任务;四、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建立与战略定位相匹配的运行机制;五、要顺应数字经济的潮流,建设数字化智库。

  

李炎  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李教授以《数字化时代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权利、位置与空间》为题,从权利、位置、空间三个角度出发,对数字化时代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思考。他提出在数字化时代,要尊重文化生产和大众文化消费的多样性和多元性诉求;在全球市场竞合、文化多样性诉求、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以及后疫情时代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语境下,地方性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范围,对地方经济、社会的影响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李凤亮  南方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讲席教授、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院长

    李教授就《新时代文化创新:机遇·挑战·路径》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他认为首先要深刻把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提供历史机遇;其次要深刻认识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几重挑战:一是在国家层面面临文化安全的问题,对外文化传播力、文化治理水平、文化领域开放包容性有待提升;二是社会层面,文化创新能力和“文化独角兽”数量都远远不足,在全球文化竞争合作中起领航作用的文化航母严重缺乏;三是在产业层面,文化生产和消费总体比较乏力,文旅深度融合存在体制机制和技术的障碍。最后,要坚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时代精神、价值选择相契合;要坚持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积极探索数字化激发传统文化能量的方式,认识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科技的结合要重视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力量。

傅才武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傅教授做了《中华文化的长江底色》为题的发言,他认为稻作文化是华夏民族发展重要的物质文明基础,也是长江流域影响东南亚最重要的产品。稻作文明塑造了中华文化的空间形态,稻作农业培育的社会组织性造就了中国典型的农耕文明形态,创造了田园牧歌式的精神世界。长江稻作文化和黄河麦作文化之间的差异,建构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动力,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的内在差异性为基础形成的文化循环流动,支撑了东亚同一文化系统的内部大循环,江河互济和对角线运动的相互嵌套,构成了维护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强大的内升力量。

  

 魏鹏举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

    魏教授以《复兴与辉煌:文化强国的理路》为题发言。他认为,基于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在学理上需要认真思考和辨析如下几个问题:一是传统文化的两创,其表征体现为“国潮”,国潮是典型的基于文化自信而形成的文化甚至经济强国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表征;二是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冲突;三是全球语境下的文化安全问题,基于更好的文化自信才能真正做到文化有容乃大;四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的问题,要探索中国的现代经济之路和传统文化传承的共存模式,寻求中国传统文化支撑中国模式的现代经济发展的道路。

单世联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

    单教授以《论文化产业的非工具性价值》为题发言,他强调经济的动力在文化,近年经济史的研究突出强调了经济增长依赖文化,从现代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文化产业不只是经济的一个部门,而是所有产业乃至所有经济的模型和范本。发达国家的价值观正在从物质转向非物质,从经济时代转向文化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价值观的参与和引领,作为文化和经济之间的中介,文化产业需要保持、提炼、弘扬非工具性的价值观。要弘扬有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化产业,要注重价值传统,要重视中文化产业的非经济价值。

向勇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

    向教授以《文化产业学知识体系的当代中国构建》为题,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角度,探索了文化产业学知识体系的问题。首先在哲学社会科学角度,一方面要加快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咨政服务能力,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密不可分。其次是文化产业学知识体系具备现代性、国际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一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是国际视野、实践应用、学科交叉,文化产业属性复杂并与多种学科交叉发展;二是其体系来源具备国际性;三是中国性,文化产业的研究要探讨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四是开放性,文化产业学知识体系建构发展有自身的着力点,要坚持文化至上、坚持中国立场、坚持人民中心、坚持义利和合。

媒体与学术观察

  

 管宁  《福建论坛》执行总编辑

    《福建论坛》执行总编辑管宁教授就各位专家的主旨发言发表看法,他总结道:此次主旨发言一是论题非常广泛,既有国家宏观层面战略的视觉,又有学术理论前沿的研究,也有地方性视角的观察等,都是文化产业领域非常重要的思考;二是亮点纷呈,各位教授的不同观点都具有理论亮点;三是启发良多,提出文化高质量发展将来的方向应该从表象的传承到内在精神的、智慧的传承。另外,在此背景下,文化“两创”应该聚焦中国文化的精髓,尤其是文人文化,因其更能够表达人类的普遍情感,也更具有国际性和现代性。

鲁元珍   《光明日报》经济部记者

    《光明日报》经济部记者鲁元珍认为:今年的论坛主题紧扣了党的二十大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专家们从各自所研究的领域和角度对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文化发展建设的内容进行了解读,提出的具体思考很有启发性,紧扣当前的国家宏观政策和行业前沿的问题,提出了很多在当前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路径,这对于促进文化产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更好地建设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价值。

   

魏建   山东大学学报   (哲社版)》主编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主编魏建教授提出:文化产业行业研究很热闹,但又很寂寞。文化产业领域有很多新的概念、新的现象、新的东西推出来,但在纷繁热闹的文化现象出现之后,理论上的总结和提炼仍有不足。他指出整个文化领域的法治建设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对智库建设、学科建设、理论建设,包括话语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急迫的需求和明确的要求。

李向民  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

    议程主席李向民教授代表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做了学术总结。他认为文化产业的政策执行和产业发展有许多问题亟待探索与解决,他相信随着文化产业实践的不断深化和丰富,文化产业发展会越来越精准和聚焦,届时文化产业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一定会更加完善。

    他希望在座的所有专家学者包括听众朋友们共同努力,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中国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出一份力。

 

校对|贲雪虹

执行编辑|陈宇萱

撰稿|陈宇萱 沈晓悦

审核|宋德泳 袁玥

 

邮箱:fici@fici.org.cn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备案号: 京ICP备100337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