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演讲:王一川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王一川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

各位嘉宾上午好,我汇报的题目是《当代中国文化想象》,副标题是“关于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的个人思考”。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课题是200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由我和北京师范大学的董小平教授共同担任首席专家,还有十余位专家和助手分别参与了课题研究和辅助工作。这一项课题是在2008年年初立项,在2013年年底完成结项报告,总共历时6年时间,于2014年3月获得了结项证书。由于这个课题的成果太多,我简要的谈谈个人参加这一项课题研究过程中一点体会。

我分下面的四个部分报告一下。第一是作为文化想象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中国过程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问题,其实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有关当代中国文化的想象。这里就要提到加拿大哲学家查尔斯泰勒在现代社会想象中有关现代社会想象的论述,在看来西方社会的现代性进程始终伴随着并依赖于现代社会想象。他说,我所指的社会想象比人们在闲散的状态下思考社会现实的治理活动要来的更深刻,更广泛。我正在考虑的是人们想象其社会存在的方式,人们如何待人接物,人们通常可以满足的期望,以及支撑这些期望更深层的规范观念和形象。他所说的现代性还包括普通人通过形象、故事和传说去想象社会环境的方式,为大多数人共享的理论,使人们时间和广泛认同的合法性成为可能的共识等等多方面。

这些就构成了现代西方世界想象型社会存在的特定方式,而它的核心的文化形式有三个方面,第一市场经济,第二是公共领域,第三是人民自治。这就是现代性社会发展的进城,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的想象过程而它是集体的,假如这里面有关西方现代新的展开,依赖于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集体想象的论述是可信的话,那我们无法看到当前中国有关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其发展战略的思考,其实本身也包含了一种集体的社会想象。

探讨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本身就意味着对中国国家文化资源、构成现状,要素,未来趋向以及它的吸引力的积极想象,而正是这种积极想象会成为中国社会通向自己未来的一种社会集体认同的基础。这个基础相当重要,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并不止是按照特定的理论观念去走向未来的,而总是通过创造富于吸引力的形象,故事和传说的方式去构想未来愿景,满足自身对未来理想生活方式的渴望,像今天人们常说的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正是这种现代社会想象集中的形式,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建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及层面构造,从当代中国文化相信的角度去考察国家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对它的概念给予梳理和界定,这是由于近年来这个概念已经被赋予了种种过于复杂的内涵,要不是过于宽泛,把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都包括在其中,要不过于狭窄只是谈到了文化艺术,娱乐这些方面。我们的办法是以生活方式及其价值系统为核心,而向周围适当延伸和拓展,关注的就是他们向外展示的不由自主的吸引力,这样我们把国家文化软实力建立为构成特定国家生活方式的价值系统,及其符号形式向外部释放的柔性吸引力。这个定义既不是宽泛的,不是涉及人类生活中的一切,也不是狭窄的,不是仅仅指人类创造的完美知识体系,而是代有居中和居间的特点,面向基于生活方式和生活制度之上的符号系统及其柔性吸引力。

同时考虑到文化软实力向外释放的特点和对内凝聚的特点,我们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本质概括为对内凝聚和对外吸引两个方面。为了具体的定性和定量这些方面,进而划分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四个层面构造,第一文化符号是它的外形层,第二文化传媒是它的外引层,第三文化制度是它的内显层,第四是文化价值层面是它的内引层。我们理解这种层面构造形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突出主体,凸现特色的前提,从文化符号,文化传媒,文化制度和文化价值这四个层面来把握国家文化软实力。

第三,分析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要素系统。要想象当代中国建设中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就像刚才前面几位专家多次提到文化产业的要素问题,这样就是要明确哪些是社会运筹的焦点。查尔斯泰勒标举了西方现代社会想象的三要素就是市场经济,公共领域和人民自治。那么我们的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包含哪些构成要素呢?我初步想到了下面5个方面,不一定完全,也不一定合适。

第一发展范式,这就是人们今天常说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是指中国国家与别国不同的基本发展范畴,正是这种范畴会规定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的独特性,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组织,文化生活等的基本构造系统及其象征性的形象。特别是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系统中这个发展范式是必然的包含着人们的积极想象的,也就是涉及对中国道路及其愿景共同的想象。

第二传统原形,传统原形概念特别的重要,跟有的新兴的发达国家相比,像美国历史并不长的国家相比,具有4、5000年文明传统的中国传统原形来的特别重要,这也是我自己在做这个课题过程中个体的一些思考没有写到我们课题结项报告里面去。我想传统原形就是指当代中国的多族群共同体特征积极心里基础的中华族群共有的原始意向。今天人们说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明传统等等相关概念,都可以汇入去把握,中国的现代化和现代性,与西方其他国家存在种种相同点,但正是由于中国自己的传统原形强大的基础作用,也必然的会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这种传统原形有鲜明的特点,这就是发生在中华多族群内部的自我与他者的相互涵濡,其结果就是参与涵濡过程的多佛或者双方都会产生深刻而隐性的内在变迁。比如佛教本来是来自印度的外来宗教,由于中华族群内部的长期涵濡诞生了他在中国本土与众不同的变种禅宗,而禅宗文化早已渗透中华多族群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成为今天所说的中国精神的当然组成部分。

那么这种传统原形对中国文化软实力是相当重要的要素。第三内生系统,这是指当代中国多种文化资源赖以组织和生长系统,这个涉及到文化体制系统,还有我们今天说的文化产业系统,文化环境系统,社会风尚系统等多方面,他们使得中国文化具有内部的凝聚力,这就是前面说的内凝,这里面必然包含了查尔斯泰勒所提到的三要素之一的公共领域。但比它更宽厚,深广。而内生系统本身需要从上面说的发展范式,传统原形等要素中吸取深广的动力源。第四是向外显示的系统,主要出当代中国文化释放柔性吸引力的文化传媒系统,这就是前面说的外吸,这个系统既包含了国家传媒系统,也包含了社会组织系统既有官方的,更有社会的,民间的,个人的,每个人都是中国文化的媒体,这个外形系统可以是有意识的传播,也可以是无意识的传播中国文化的吸引力,而后者恰恰更具传播效应。去年我看了一部影片本身可能规定没有多,就叫做洋妞来我家,说的是一名葡萄牙的交换生来到中国北京一个普通家庭,他去交换,教他的孩子学习外语,孩子教他学习汉语,这个洋妞来到北京的家庭引发了种种的误会和冲突,比如说关于孔融让梨,看到梨他就要挑大的,但是中国的传统观念就是把大的别给人,小的留给自己,这就是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统文化在现代所遭遇的古今的冲突等等。让我们思考古今文化交流,中外文化交流,通过一批普通的中国人,外国人之间,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当代背景,像这些外显系统,确实还有意义。第五是形象性,这个指中国文化最具对外吸引力的符号系统及其品牌,刚才陈少峰教授、向勇老师都提到了文化传承的品牌。用心灵抚养的眼睛来看,我们的诗和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不是代表希望空间感觉的有轮廓的立体表象,而是音乐化,中国人的宇宙感。来想象中国文化美的形象。而按照在座的叶朗先生主张的美在意象的观点,结合宗白华先生的想象,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中国形象,如今在哪里,这是我们思考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必须要考虑的一个最外在层次,但是又最重要层次的内容。就像人们提起巴黎总会想起卢浮宫、埃菲尔铁塔一样,就如提到中国人们就会想到长征、颐和园等,这个就涉及到彭锋先生刚才讲到的三个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当代文化的经典化,特别是当代文化的经典化,中国的现代当代文化如何以经典的形象,品牌的形象向外国居民展示,我们老提起中国文化是几千年前的东西,而我们的当代文化的魅力哪里,这恰恰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梳理的问题,而文化产业会坚固我上面说的内生系统,外显系统和形象系统,确实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产品,以及相关的配套知识非常重要。

我汇报的第四点建立国家文化软实力测量指标体系,正如刚才几位专家谈到的,既要有定型分析还要有定量分析,我们课题组也有相关的专家来做,我不太懂,但是通过做的不同,我们划分了三个层面,一政府层面,二企业层面,三社会组织个人层面,通过相关的专家研究,我们发现政府层面,层面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推广方面是比较突出的,但是社会组织层面,个人层面太不突出,太需要加强了,这些我就不多展开了,最后我想简要归纳一下要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我们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还有太多的工作要做,我想强调三分析,第一澄清一些理论误区,研究加紧建设,第二在文化软实力主要方面我们都需要继续拓展,向发展范式到底是什么,传统原形,还有我们的内生系统,如何强化我们的机制,还有我们的外显系统,最后我们的形象系统,特别是现代当代形象系统,更需要彰显要加强。第三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三者的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特别要加强社会组织及个人,还有民间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社会组织个人民间所参与的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建设,会比政府企业更有魅力也更有它的有效性,我的报告就汇报到这里,谢谢各位。

邮箱:fici@fici.org.cn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备案号: 京ICP备100337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