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 在北京大学顺利召开

 2018年1月7日,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向勇担任首席专家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模式及路径研究”开题论证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国家行政学院文化和社会部主任祁述裕教授,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教授,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教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顾江教授,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研究员,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主任姜生教授,云南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李炎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李永求教授,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紫金文创智库主任李向民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单世联教授,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文化贸易处于华音处长等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重大课题子课题负责人代表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李凤亮教授,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宏存教授以及课题组成员参加了本次开题论证会。开题论证会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旭光教授主持。

首先,王一川院长在致辞中代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表达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他认为这一课题的提出符合新时代创新的趋势,需要文化产业努力开拓新的知识领域,推动重要的学术概念在相乘中获得“化合”,旧的知识体系要在已有的概念基础上出组合出新知。他强调了本次开题论证会的重要意义,并期待各位专家给予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得课题更好地进行框架内容和目标进行的修订与完善,为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提出宝贵的建议。2018年正值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呼应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在第十五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开幕式上提到的 “反思”主题,王一川院长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及其相关工作进行批评和指正,通过在对已有研究和成果的反思中,进一步完善不足、开拓进取,得以在未来获得长足发展。

 向勇教授代表课题组,围绕本课题的主题,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和合作共赢模式等三个层面对课题进行分解,在厘清丝绸之路概念的基础上,对课题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进行了聚焦和界定,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创意生态理论和增长极理论等相关研究理论,从研究背景与现状、研究框架与思路、研究方法与路径、研究的难点与重难点、研究进度与预期研究成果等方面对课题研究进行了汇报。他指出,为了实现“文化共识、价值共享”的合作目标,围绕国际语境的产业维度和丝路经济带的空间维度,课题从历史价值、资源开发、市场格局、合作模式和政策治理等维度出发,设立了不同的子课题项目和研究任务。他还对课题组日常推进“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合作发展数据库”的建设和蓝皮书的编撰,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学术活动、人才培养和智库建设等工作也提出了构想。

 随后,子课题负责人李凤亮教授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和文化产业研究院中标本次重大项目表示祝贺,并肯定了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近十年来的合作成绩。李凤亮教授认为承担本课题意味着“意义重大,长痛开始”。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在研究范围上适度聚焦,并设定有限目标,聚焦一带,兼顾一路。第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与中东欧国家在文化产业上的合作开发可以从文化旅游、影视剧和工艺品等重要节点展开。第三,兼备战略和战术的研究。既要研究战略上的区域布局和市场格局,又要注重战术性的研究。第四,除了学理性的探讨和数据的整理,还要加强对策咨询研究。第五,由于各国之间文化市场的不均等和不充分,除了现有课题计划将丝绸之路文化市场从四区(核心区、重点区、辐射区、拓展区)和沿线国家共同面对的国际市场从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市场梯度)来入手,同时也要辩证看待区域划分,市场布局需要考虑历史传统、人口和资源等要素。最后,李凤亮教授表示非常期待此次课题研究,将会动员团队的干将积极参与本课题研究,开启“共赢共乐”的学术合作新篇章。

 子课题负责人高宏存教授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在全球贸易中,文化贸易所占比重虽少,但增长很快,文化贸易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仍存在差距,中国文化贸易逆差仍然严重,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传统治理经验存在很大差异,如何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政策保障措施协同,有很大难度。高宏存教授指出,首先要推动理念变革,在实施策略方面,不仅重视物质产品、文化内容,更要对“间性产品”(中餐、中医药、功夫)进行研究。其次,本课题要从文化机构、文化内容、会展节庆载体、双边多边论坛等不同领域的典型个案入手,通过比较国内外政策的差异,对文化政策公共品进行评估研究。第三,要从理论层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政策影响和保障的制定提出建议与对策。

 然后,与会专家对本课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基本内容、研究方法等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宝贵建议。
祁述裕教授首先肯定了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多年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做出的贡献。他提出四点建议:其一,在研究目标方面,目标不要太大。“一带一路”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对此战略的相关研究会有一定难度,可以抓住一些点,做出一些阶段性成果。其二,在研究过程方面,应在研究中保持学者的品格和立场,保持独立思想,提出应用之策,以适应新时代需要。其三,在研究视角方面,相比宏大叙事,对此课题的研究应从基础层面切入,可通过具体案例具体进行分析。其四,在研究结论方面,一方面丝绸之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适应国家文化产业开放的过程;另一方面国家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扩大文化开放。

  花建研究员针对本课题指出了难点和建议。首先,课题的难度体现在:课题原有题目设计不完善、理论创新的难度大、有限目标和无限思考之间如何平衡。由此,他提出了四点具体建议:第一,在历史上,是否能够正式提出“第二次地理大发现”的概念,在马克思“第一次地理大发现”的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引领的现代化新模式,凸显学术研究上的深厚性;第二,在空间上,提出三大圈层,实践事实证明地域上已经突破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概念,议具体划分为传统意义上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积极对接的相关国家、参与和协作一带一路发展的有关国家三大圈层,获得研究上的主动性;第三,在文化产业合作中,是否能够正式提出三大动力带的思考,基于地理空间集聚的概念在地域上分为沿海经济带、长江流域动力带、欧亚大陆动力带,是否可以提出3+X包含小规模动力带,作为具体的空间落地载体;第四,是否能够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合作共赢的共鸣点,从而形成共鸣链:中国引领、新的东方文化资源的共鸣联,现代产业要素的共鸣链;文化科技创新链。

 单世联教授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课题应不做宏大叙事,应当直面一带一路的特殊性,且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走出去或者文化贸易,可以考虑是否需要分类做区分化对待;第二,关注研究的知识性,要提供新知而避免现有大量文章著作的大而空问题,注重实地调研,比如各个国家的资源、政策和需求等,注意类型性的研究,以便给政府和走出去的企业提供相关的知识背景。第三,培养出懂语言、了解实际情况的真正的一带一路专家,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注重相互理解,通过文化交流拉进民心;第四,在经济方面关注贫富不均问题,思考文化产业是拉大贫富差距还是缩小贫富差距,思考文化产业对于社会公正的贡献。事实上,研究国外的同时也反思中国的文化产业,以便更好地走出去,助力中华民族的真正复兴。

 傅才武教授提出两点体会与思考,一方面应当考虑如何统一理想主义目标和现实主义目标,承认结题的现实主义目标与难度,思考如何完成现实主义的有限目标;另一方面,考虑坚持学术的品格与立场与现实主义目标矛盾,学者要有独立立场,为国家服务,但不是没有立场的服务。注重问题导向,要基于完备的数据调查系统得出结论,提供切实指导实践的数据、材料和知识。

 尹鸿教授提出两点建议。一方面,可以依托自身平台优势增加信息量和知识面。在将文化市场的总量、基本设施等现状信息梳理清楚的基础上,对文化政策进行探讨。另一方面,可以对现有案例进行扎实调研,厘清现有合作案例中的主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式。

 胡智锋教授强调要压缩战线,点面结合,紧抓最有可能回答的问题,包括理论政策问题和行业操作层面的问题。聚焦在核心理论点,核心案例以及政策建议点上。同时,他强调了两个导向,一是理论导向,对于预期产生的理论学术成果,需要提前设计,比如合作对策,合作模式或者合作路径,基础理论层或对策层面,战略层面或战术层面;二是成果导向,成果要报可遇不可求,可以设计,但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且,在写法上给出建议,点面结合,述评结合,避免纯粹高深的理论构建。

 李向民教授指出本课题在研究目标上要考虑到课题具有智库课题属性,不要聚焦于学术论文和理论著作的发表。在研究方向上,他提出一带一路应当是合作共赢而不是经济扩张与中国式扶贫,文化产业的落脚点应当是加强国家间尤其是对中国的理解与支持,应当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实践文化产业。

 顾江教授认为学者要有独立的特点和特性,敢冒风险,做科学严谨的研究。他提出,第一要有聚焦,明确研究目的,进行对策性研究,提出合理化建议;第二要关注国际贸易和要素资源禀赋理论,重视国别(资源要素文化差异等),进而产生文化地理信息的节点图。关注对每个节点的要素资源禀赋和制度性差异的阶段性分析说明,可运用 “多边平台理论”;第三要注意模式飞速变化,要注重产业价值链的构造,形成区域协同体,和不同的国家形成不同的价值链;第四要关注新技术的应用能不能扩大中国互联网的影响力。在口岸和基地形成新的文化网络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也值得研究;第五要建立一个全球性的学术讨论的会议机制,使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成为真正的国家级智库。

 范周教授指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应当进行对策性和应用性研究,不要试图构建理论体系。建议可以在案例上下功夫,在案例上寻求有一些解决问题的启迪。他认为,这个课题应该有一个中长期发展规划。一带一路相关问题太复杂,需要加强基础数据和素材的研究。他希冀通过这一课题的开展,培养一批有话语权的专家。同时,他倡导关注“一带一路”五通总原则中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在政策沟通的价值观上主要是求同存异,尤其存异上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明确课题服务对象的要求和意图;在贸易畅通上建议将题目中的文化产业集中到文化贸易,不讲顺差逆差的问题,而强调文化产业是作为交流的载体;在民心相通上让文化的沟通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另外,考虑到在研究期限内间,一带一路的规划应该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对研究产生的影响也应当被关注。

 姜生教授结合历史学专业背景,对于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一,建议课题组集体学习中西交通史、一带一路沿线的历史,进而明确概念,有利于课题内部表述一致;第二,建议课题组的研究采取A+X的模式,前面部分进行总论,而后着重案例写作,在最后收尾部分可以表述对官方和大企业的建议;第三,建议课题组可以深入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但综合考虑出版审查等因素,有些文化研究不需要在公开出版著作上显示;第三,建议课题组可以吸收一带一路沿线学者和机构代表性的研究;第四,从总体主旨立意来看,成果应当努力超越题目本身,同时在成果出版上应当不要求量,只要求质,希望课题组通过调研,探讨沿线国家间互相盈利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五,希望课题组努力将成果形成一种合作共赢模式,文明对话模式,最终上升为找到一个亚洲的价值观,为现实发展贡献更大价值。

 李炎教授结合本单位在南亚和东南亚开展课题研究的经验,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课题应当淡化国家认同,以科技合作等合作模式探寻推动课题研究;第二,课题研究应淡化国家利益成分,以体育、人文保护等培育亲近感、促进产业合作空间;第三,课题应当重视一带一路沿线大量的文化资源,重点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第四,课题应尊重国别现状、努力探索提出一种分类指导的原则,切忌从国家层面提出相对单一的模式。

 魏鹏举教授分别从研究课题的内容设计、研究可能结论的补充和研究可能模型的构建三个角度对本课题进行了一些补充建议。他指出,要做反向研究,即文化产业合作共赢是否存在实践与理论的经验性证明与可行性论证?现实的文化竞争、企业兼并、国家间的对抗与怀疑,相关理论探讨与总结的缺乏都暗示了课题研究之难度。从可能结论上,他认为出本次课题应当关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文化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且风险常常是难以完全规避的。在课题的讨论中,对于合作风险的列举和分析将提升整个研究的现实意义。从可能模型的建立上,他提出了“共享经济”的模型,希望强调在“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跨国文创共享经济模式”,也对课题的研究落脚点有深刻的启发。

 陈少峰教授提出四点建议:第一,课题组应当强调存异求同,建议在文献梳理和个案访谈上投入更多精力,实地调研占据比重相对减少,以加快推进课题的研究进展;第二,要注意根据文化产业内容的不同得出各类合作方案,使得课题成果更有针对性与建设性;第三,应当将研究落实到具体的企业上,淡化国家的整体利益概念,多从民间层面的合作共赢出发进行探讨;第四,坚持国际化趋势,吸收借鉴现有的文化产业国际化相关实践尝试,把潜在有参考价值的案例作为今后研究的步骤。

 于华音处长她肯定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开展将促进对我国文化贸易的发展和政策制定以及丝绸路文化产业的合作将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了解。她希望基于现实的基本情况调研,在未来能看到切实有效政策建议,并表示了对课题研究成果的热切期待。

 王一川院长再一次感谢各位专家会分享了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学术体验,认为这种有厚度的、有温度的分享留下了许多回味的空间。他表示了对向勇教授承担国家重大课题的期待,并希望此次课题能够在跨学科合作的基础上,凸显艺术学研究的特色,为北京大学艺术学科的建设做更多贡献,以艺术学的视角对国家社会重大战略问题进行有益的思考。
最后,向勇教授代表课题组进行了总结回应。他再次对与会专家耐心细致的指导表示感谢,并对各位评审专家在研究任务和目标、研究立场和方法以及研究视野和思路上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说明,指出这些建议对课题未来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启示和指导意义。他期待这次重大课题研究是一次宝贵的学术之旅,也是一段学习之旅和生命之旅,并将以此为鞭策,承诺不负各位专家的嘱托,高质量高水平完成课题各项任务,为推动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产业良好的合作局面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邮箱:fici@fici.org.cn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备案号: 京ICP备100337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