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东亮:大学出版社,有两个大问题,第一个大问题,大学出版社将来要搞清楚我是谁?我是不是文化产业中的市场主体?这个问题不搞清楚,恐怕对出版社发展,特别是教育出版社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第二个,就是目前存在三化也好,四化也好,低水平重复、同质化和单一化。我了解芝加哥大学出版社,我在学习的时候发现他们把我们现在做的那一块出版,已经逐渐转向学术期刊,昨天跟童总联系的时候,请他谈一谈未来中国出版的学术问题,芝加哥出版社最赚钱的就是学术期刊,而且是用数字化手段。这是一个应该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下面请另外三位嘉宾谈一下这个问题。
童之磊:非常荣幸有机会参加咱们新年的论坛。谈未来的出版产业发展,我觉得在座很多都是真正的专家,都是前辈,肯定比我更有看法。如果问我个人的看法,我觉得就是三个字,数字化。大家说你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中文在线是最大的数字图书出版企业。我们就用数字说话,我自己是技术出身。我讲两个数,一个是张司长谈到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最大的亮点,无疑中国是主宾国,办了600多场活动。第二个亮点,就是数字书展。有一场论坛,上面一个人在讲,下面只坐了一个听众。但是这次法兰克福专门开了一个区,就是数字出版区。我在数字出版区的专场论坛里面,每次去看的情况,所有座位坐满了,然后坐着和站着的都是一样多。
这次在法兰克福书展,做了一次调查。刚才乔院长说,我们要探索未来10年,不太可能。但是正好这个调查让我回答这个问题。调查的问题是,调查的全都是全球出版公司的领导,我们的问题是你认为数字出版在哪一年会超过纸制出版?这个答案非常有意思,是一个很精确的时间,2018年。也就是说从现在看,都不到10年,8到10年左右的时间,数字出版会和纸制出版并驾齐驱。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转变,大家以前谈到数字出版,都是“狼来了”的心态,觉得数字出版会极大的冲击出版产业。在今年法兰克福书展做的调查当中也问到这个问题,你对数字出版怎么看?结果结论是出题者完全没有想到的,有80%的被访问者认为数字出版对出版产业是一次机遇,而不是危机。这确确实实是全球的情况。
我们回到中国,中国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看到这么一份对出版人的调查,郝所长他们连续做了国民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从1999年到2007年,我们看到数字出版率,或者叫网络阅读率,因为它调查的是读者,网络阅读率持续在增长,从最早的1999年的百分之三点几,涨到2007年是40%多,和纸制出版非常接近。这个体现的是什么?是读者习惯的变化。我相信我们出版业归根结底,我们文化产品、内容还是为读者服务的。我们看到的结果,读者阅读习惯在过去10年左右时间当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家想3%的时候,基本上认为这是非主流。但是当40%多的时候,它就已经变成了主流。读者阅读习惯发生变化,那么就会推进整个产业发展变化。这是第二点。这是看到中国的数据。
第三点,今天有很多出版界的朋友,包括周总、黄总,我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我想借这个场合大声说出版业要快速进军到数字领域。中国的数字出版发展,我觉得面临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恰恰在出版社本身。第一次图书博览会,这个会议办的很成功,但是办完了以后有一个总结,一头冷,一头热,热的是数字技术提供商,冷的是出版界。很多重量级的,在国内有影响力,甚至在世界有影响力的出版集团,根本不参加这个。包括去年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我们看到明确的变化,我们看到很多出版集团参与。但是这个力度够不够?我觉得不够。
我特别同意张司长的观点,我们就是做一个中外对比。中国今天,我相信没有一个出版社可以说数字出版占到我的收入超过10%。但是国外的出版集团,对外宣传的数据是数字出版占它出版超过70%。我觉得这个差异,今天讲版权输出差异是1:3.4。如果比一下,至少可能是7倍、10倍的差距
我觉得对于未来10年出版产业战略发展,我的建议,一定要把数字化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我特别高兴看到,像中国出版集团,他的三条路线,其中有一条数字化路线。不管叫数字出版,还是叫以后的不知道的虚拟出版什么的,内容是谁创造的?出版社。就像现在发展数字电视了,它的主角是谁?不是电视机厂商,而是电视台,是CCTV,是北京电视台。关键是出版社,如果出版社不介入这个产业,我相信中国的数字出版一定不可能真正发展好。我们和国际出版集团抗衡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有足够先进的武器?说的白一点,我们还是小米加步枪,人家是飞机加大炮,我们能不能打赢?
我的观点很简单,我认为未来数字化就是出版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而且我呼吁我们的出版集团,一定要把数字出版作为最重要的一件事来做,谢谢。
乔东亮:谢谢。我听了半天,我很认真听,听出三句话,第一句话是狼来了。我觉得不是狼来了,而是虎来了。数字出版对我们行业的挑战,猛于虎也,所以还是要高度重视。
童之磊:我认为技术只是手段,所以数字出版对出版业来讲,是它的翅膀,是如虎添翼。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