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华:吴院长声情并茂,我很有感受。因为他讲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我们的资源,怎么样得到一个合理的配置,下面大家可以就他这个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什么那儿很穷?这里头可以思考一下,我们政府主流的价值取向在哪里?刚才叶舒宪是中国著名的文学人类学家,他说人类在这个地球上不消耗资源活了30万年,这100多年来,把资源快搞枯竭了,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云贵川走的方式,我个人认为有点像搞政绩运动的方式,还是没有回到原生态上。下面有请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王育济教授。王先生也是学历史学的,他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赞赏,中国的文化资源最丰富,但是中国的管理技术,中国的资金、人才不够,他主张大量挖掘资源。
王育济:围绕着学科建设讲我几个观点。一个观点,我觉得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要有学问意识。所谓学问意识,我的理解就是要了解这个学科,这个领域的来龙去脉。那么要系统地梳理出这个领域的理论发展过程、学术发展过程。
举一个例子,就像我们做博士论文一样,如果你对前期的研究成果一无所知,或者所知甚少,那这篇博士论文肯定做不好。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这是我们这次分会议的一个主题。我觉得在这个主题上要强调学问意识。现在我觉得这个学科建设,的确应该对我们整个文化产业,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从文化市场到文化经济,到文化产业这样一个过程,进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从当时的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到文化产业这样一个过程进行系统地梳理。当然也是从最早的,最开始讲文艺管理学,然后讲到文化管理学,然后文化产业管理学,这样一个过程要有系统的梳理。大家一谈文化产业,是不是近10年的事情?或者是十六大以来的事情?不是这样的。
大约从改革开放,1979年就有了文化产业这样一种观念和理论。再进一步说,1985年有一个学者在一篇文章中12次使用文化产业概念,1987年有学者在文章标题中直接讲到文化产业。85、87年那篇文章,他谈的文化产业,跟我们今天谈的基本上一致。甚至今天许许多多专家谈的意见,也未必超过那个时候。这个学科,它有它的底蕴,有它的基础,这样的底蕴和基础值得我们系统梳理,系统地挖掘。这是文化产业这个学科得以成立的最重要的基础,离开了这样一个梳理,这个学科建立不起来。
第二个观点,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我觉得应该有经典意识。所谓经典意识是什么?就是文化产业这个学科,我们应该讲什么?学生应该学什么?大家经常议论,经常讨论,我今天上午也听过很多高论,有一些我同意,有一些我根本就不同意。我觉得这个学科,它跟别的学科没有什么特殊性,这个学科,必须学习这个学科最经典,最本质的,足以代表这个学科本质特征的东西。
举一个例子,中文系的学生应该学什么?现在大家经常讲,中文系的学生想当文学家,想当公务员,或者想做什么什么。我不管你想做什么,想当什么,我让你学习的就是最经典的东西,中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以往的文学理论。到了文化产业这个学科,我要让学生学这个,我要为学生就业负责,我觉得这个不是我们这个学科所应该承担的。我们文化产业这个学科,你一定要让我们承担学生就业问题,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专家在慷慨激昂的讲,其实也在忽悠学生,我觉得还是要让学生学习最经典,最本质的东西。
这个学科有什么问题呢?这个学科的确沉淀不出多少经典的东西来,没有多少经典的东西,它跟中国文学史、西方文学史是不同的,我们的确没有沉淀出多少经典的东西,这个是我们各位同仁应该惭愧,应该为之奋斗和努力的地方。而不是走到另外一条道路上,我要考虑学科就业,我要考虑应用学科,我刚才听到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的老师说,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就业问题,我们考虑不了。实际上大家就说说而已。
第三个观点,学科建设要有理性意识。这个理性意识是什么意思呢?文化产业管理,文化产业这个学科,我总结是一个典型的公共学术领域,公共学术领域什么意思?谁都可以在这个学科发表言论,那文化产业,因为它面太广了,大家知道《超级女声》的时候,全民热议《超级女声》,去年是全民热议小沈阳,谁都能够说三道四,也不能说老百姓说的没有道理,有一些也有道理。这个学科的确是一个公共学术领域。老百姓能够讲,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讲,我们这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我们应该讲的比一般老百姓,非专业人士要讲的更深刻,要讲的更深入。但是我们也知道这个学科有大量的陈词滥调,反而使人觉得文化产业这个学科没有什么道道。我们那个学院是有历史专业、考古专业、档案专业和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考古学生和历史学生根本看不起文化产业专业的学生,认为谁都能搞文化产业,你不能说他说的没有道理。我们同行,应该要有理性意识,有深刻意识,就是把大众热议的问题,我们应该讲的更深刻,更有道理。
第四个观点,我觉得文化产业研究要有三屏意识。当然三屏,一个是电视屏幕,一个是网络屏幕,再一个是手机屏幕。但是这个观点不是我们的观点,这个观点我最早听到是中宣部改革办的高书生(音)主任讲的要有三屏意识。搞文化产业要盯住电视屏幕、手机屏幕和电脑屏幕。今天上午有一个国外学者,也论证了这个,我觉得他论述的还不如高书生先生深刻。山东大学现在也有的学者,也有的学生在做这样的课题研究。
最后一个观点,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要有强烈的本土意识。其实大概2002年我读到李铁映同志的文章,他说中国历史文化特别丰富,这是中国文化产业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当然这个特点和优势如何发挥?如何以现代技术,包括我刚才讲的数字技术、三屏技术,如何把它展现出来,那的确是一个大的课题,需要我们学科的同仁,大家共同地奋斗,共同地努力。刚才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到了,我们这个学科应不应该设立本科?我觉得这是一个纯粹的伪问题。这个问题不需要讨论,关键是你需要学什么?你需要讲什么?这是最关键的。谢谢大家。
王国华:院长是教学第一线,我也经常读他的文章。下面一位发言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育培训部主任唐金楠先生。
唐金楠:谢谢王老师。作为最后一个发言,我也是代表我们研究院全体同仁,还有叶老师,向老师,对我们论坛,以及今天下午这个会议的参与,以及积极地发言表示衷心的感谢。问题谈总是要谈,有没有结论?刚才跟蒋老师聊的时候,也不一定。在讨论问题过程中,可能最重要的是要做点什么。
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讲一下今天下午听了这么多的一个对学科建设的感想,包括我个人求学经历,也跟向老师一样,也很复杂。另外是北大围绕着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我们做的一些探索,一点一点实践。
冯友兰先生讲,一个是顺着,一个是接着讲,我没有那么高水平,只能顺着讲。总结一句话,我的观点是,我们现在文化产业的学科建设和我们现在整个研究创造,长期将会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根据我们自身特长去发挥优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帮助的事,这个就够了,这个是我们能做的或者是应该做的事。
从几个方面来说。第一个,我们回到我们为什么要谈学科这个问题,我们回到大学的使命。大学在本科阶段,实际上它本身是对人的一个理性人,一个公民人,一个具有一定方法论,具有社会一定能人的一种教育,也是一种综合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延续,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我们的学科一定是一个能够给予它一定方法的,我们历史学也好,考古学也好,或者是经济学,管理学,我们会有一种思维方式和一个理论方法去教给学生。从这个过程中完成理性人到公民人,最后到社会人的转变。
从现在文化产业专业发展讲,我们目前无法给予学生。刚才王老师问,我们为什么不教经典,我们去哪里寻找经典?文化是一个多么宏大,多么不可控的一个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把控所谓的核心,所谓的经典在哪里。我想这是我们从大学使命来出发,这个专业在本科阶段,或者在大学基础教育阶段,它更应该是一种辅助性的。我本科学我们学的是语言,我们现在做的一些探索,也是基于这么一个考虑。我想从大学使命来谈。
第二个,我们既然要培养人,我们还是要有目标的,肯定要有目标的,我们是要对他负责,我们未来肯定要考虑他将来将成为什么样的,姑且不说对他就业负不负责。第二个培养人才的目标,这个更多是顺着刚才向老师的观点去讲。我觉得我们培养两类人,第一类人,是研究型的人才。这种人,可能更多是一种跨学科的,具有很强的交叉性。我特别同意刚才叶老师讲的观点,我们要回到学术的本原,回到最根本的一些文化研究的,或者是学术研究的方法和知识,回到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产生这样的研究型人才。至于他今后会成为学者,还是成为智库的具有一定应用型的研究人才,姑且不论。但是他的起点一定是对学术和本原的一个回归。
第二类人,我们是文化产业从业者,我觉得社会上综合来讲有三种力量,第一种是政治力量,第二种商业力量,第三种是文化力量。在大众传媒兴起之前,所谓的文化力量更多是一种精英话语权,在大众力量不断膨胀之后,这种文化力量是一种泛文化,就是学术和精英话语权在里面是一部分。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来讲,它更多是一种商业力量。可能有人说我讲的比较局限,或者说它具有一定学术性的商业力量的人才,就是我们现在在探索想做一个叫做创意经理人。
创意经理人代表着一个管理方法。当然这个产业,所谓我们主流要把它定位在经理人,产业的层面。但是也有政府管理,就是政府的公共管理,文化管理,包括行政管理也属于这个,但是主流应该是商业的经理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另外一个培养目标,是从业者,这种从业者,一定有实践,他更重要的是一种实践,对未来商业社会的感知能力,这个也有一些实践,包括现在和英国做的一些课程,这个我们都在做这几个方面的探讨。第二个问题,就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是这两个目标,我们也有相应的方法和战略。
第三个,最后论证我刚才的观点,我们讲国际化视野,我特别提醒大家今天谈的是国际化视野,国际化视野是什么?你们可以查一国外高校的专业,在美国也好,在日本也,在英国也好,在他们文化产品横行世界二三十年之前,他们没有文化产业这个概念,但是他为什么能够对我们进行巨大贸易逆差的贸易行为,他们的产品能够席卷全球?最重要的是他们有一种对于问题本身,或者对于产业本身研究的一个认真的态度和深入的理性认识。那么这就回到我刚才最开始讲的观点,我们没有必要讨论文化产业一定要怎么样,我们更重要的是依托于现在每个高校,或者说大家所能掌握的资源范围内的特点和优势,做一些突破,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北大,我们也做一些我们觉得,我们当然跟很多院校比,我们很多事情做不了,所以我们做一些我们能够做的事。我的观点讲完了。
第二个方面的问题,讲我们的实践。北大的文化人才培养,一部分是统招的在籍学生培养,另外一部分是市场化培训,还是在职的非学历教育。我们每一个都印证了刚才讲的观点,我们的双学位,我们北大有我们的特点,我们的专业非常广泛,研究能力非常强,我们从各个专业招收优秀的人,他把他的思维方式和学科研究方法,带到文化产业里面来,我们每年会出几本双学位学生的论文集,有的是实战,有的是研究,有很多带着强烈的他们的研究方法,我们想这就是我们能够对我们学科做的一些东西。我们的硕士、博士,我们在这个阶段强调回归经典文本,回归到经典的学术的研究,我们会进行非常深入的文化产业相关的专著的论述,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学生一起做一些基础研究和翻译工作。
我想这个就是把他们研究的方向和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定位的很明确,他们要成为一个研究型的人才,或者说应用研究型的人才,所以我们说我们要做这样的工作,也就是回到叶舒宪老师讲的,就是回到本原上,回到学术和文化的本原上。在这个基础上,他会深发出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在未来。这是我们的学位教育或者叫学历教育。
我们的非学历,EDP,就是在职教育,我们02年和时代华纳创办的华纳班,这个是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实践和理论问题。我们这个班分两部分,一部分人在校生,另外一部分是在职的。他们把自己各自的特长,把把他们的好奇心和不断的创新能力,以及跟理论基础结合起来,深发了一些有意思的事情。我们在创意实验室的空间下,就像李开复同志做的事情一样,我们去孵化,去深化,去推动,包括双学位也好,包括在职人员,把他们最好的优势结合起来,我们可能会产生一些东西。当然这种方式也有我们的问题,现在困惑是我们的专业落脚点在哪儿?李开复他是致力于新媒体和互联网,我们现在要解决自身的优势落脚点,我们也不断在探索,在研究。
另外就是研究生特长班,我们没有把它作为一个简单的在职的研究生教育,一个简单的培训,大家都是这个过程当中的贡献者,为我们这个课程,为我们这个项目做了建设。我们这个课程里面有商业实战的课程。这些课程有很多是真刀真枪的项目,也会解决我们研究生同学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这么一些流程的问题。这是我们整个人才培养的基本的一个体系和构架。
总的来说,我们人才培养是建立在对这个学科的基本认识,这个学科处于一个丛的状态,而不是一个枝的状态。我想跟大家分享我们所我们做的一些努力,包括我们和在座的很多老师和朋友们都在做一些尝试和合作,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我们这么深厚的文化资源,我们这么丰厚的文化消费群众,或者是文化消费的力量,怎么样能够成为真正的生产力,能够推动我们国家不断发展,软实力和硬实力都要发展,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
我再次代表我们会议的组织方、主办单位对大家表示最热烈和最衷心的感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