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演讲
张胜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如何破解产学对接
作者:未知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12/1/10

还有英国的利兹大学,也有一个二级学院叫做文化产业学院,它下面很多都是文化产业的分门别类的各个专家,所以它是很有针对性的培养文化产业的人才,这样的话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产学对接的问题。在前面的发言当中,肖博士谈到,北师大的数字媒体技术,它比较好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因为它比较具体,主要就是我们国家综合大学办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在很多方面还是属于不太成功的,大杂烩的这种情况比较突出。所以产学不对接,现在已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在这方面从我们学校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因为我们毕竟从04年开始招生,已经招了八届了,学生已经培养了很多,总体上我们感觉不是很成功,也是全国所有的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可能大家都有这种体会,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脱离实践,脱离实际,产和学没有很好的对接,所以这表现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很弱的。

而且我们现在解决理论和实践,还是采用一个旧的观念,就是课堂教学+毕业实习这样的一个简单的模式,前三年上了很多在校内上课,然后到最后一年,找一个文化企业实习一下,其实最终都不是一个根本的办法,所以文化产业应该按照文化产业人才的特点,就是刚才彭教授所说的,按照知识结构的特点,来解决产学对接的问题,我们在校内就应该把这个问题要解决好。要使它整个变为一种常态化的产学对接。

我们自己做了这样一个体会,把我们自己的体会归纳一下,第一,是请进来的方式,一定要聘请文化产业业内人士参与教学,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近年聘请了当地文化企业负责人,策划公司策划师、电影导演等来校授课和举办讲座,其授课内容作为教学的一部分计入学分学时,深受学生欢迎。

第二,走出去的方式,效果很好,但是遇到一个具体的问题,比如在学时应该如何计算,不仅仅是实习,也不仅仅是参观了,你要纳入学分学时的统计,还有课酬如何支付,学生如何组织,交通工具如何解决等等,所以这些具体的问题都是我们面对比较棘手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因为它不是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我们想办法这些问题就可以解决。

第三,改革教学内容,我们现在办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最近七八十所高校,大家比较有一个通病,属于偏重于理论性的教学,实践性的教学偏少,所以我们应该根据文化产业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专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应该更多的增加实践类的课程,突出各个专业方向,避免过于综合和笼统,这也是我们学校这几年在这方面比较偏重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返回研究院首页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