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论坛一:创意管理峰会:AIGC与文化创新

2023年1月6日下午,第二十一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主题论坛——创意管理峰会于北京大学中关新园成功举行。本次创意峰会以“AIGC与文化创新”为主题,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承办。

峰会分为主题演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圆桌研讨三大板块,旨在同专家学者、行业领袖以及技术先锋共同探讨AI浪潮下,人工智能如何渗透文化产业的各个环节及其未来发展路径。

与会期间,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心将合作打造成文化传承与创新领域强强联合的典范。

高屋建瓴,辐射全局

多维度主题演讲、研究与应用共进

本届创意管理峰会由北京大学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元宇宙实验室首席专家马思伟担任议程主席,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玉娟担任主持人,江西抚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鑫做主题致辞。演讲在“AIGC与文化创新”的主题引领下,各位专家学者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从沉浸式技术、国际传播、数字人、戏曲、传统文化等不同角度进行演讲。

孙鑫在致辞中表示,抚州历史文化悠久,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以及创新创业文化构建了“红绿古今”四大文化发展格局。AIGC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可以深入挖掘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精髓,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价值,使其能够被永久保护和传播。这一技术运用到“文化抚州、梦想之舟”城市品牌建设中,将增强创新宣传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更好地提升抚州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首席专家向勇发布《沉浸式技术文旅应用十大场景报告》。向勇指出,AIGC为沉浸式体验提供技术支撑,并使元宇宙的沉浸式感官体验成为可能。沉浸式产业在发展上以及在文旅领域的应用上得到国家政策支持,并成为市场规模加速扩容的经济增长点,是融合社会学、经济学、游戏设计与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的复合产业。其次,向勇提到沉浸式技术所包含的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等不同技术类型,具有多元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文旅的实际应用场景可归类为演艺、景区、夜游、游戏、节庆、展览展示、历史街区、主题娱乐、城市更新与博物馆体验等多个种类。随后,向勇结合典型案例,从物理空间、趣味互动、文化价值、技术应用和经济价值出发,对当下沉浸式的文旅产业进行剖析。最后,向勇对沉浸式技术以及未来的机遇做出预判,并对沉浸式技术在多元化场景应用、技术融合与创新、跨界合作、产业链整合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赋能予以高度期望。


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主任姜永钢以《跨越文化藩篱:人工智能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与展望》为题做主题发言。第一,他阐释了《人民画报》的定位及宗旨,展示了《人民画报》成立以来在跨文化传播方面所做的努力。第二,从文化强国的战略要求出发,论述了人工智能赋能中华文明海外传播的四个方向:一是聚焦战略引领,以人工智能服务国际传播大局,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交流互鉴中的实际运用方式;二是加快融合发展,将技术与传播进行有机结合,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提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三是深化跨界合作,以人工智能为依托,推动“大外宣”工作格局的构建,探索国际传播的新业态和新方法;四是遵循媒体传播规律,以技术的力量推动正能量信息的广泛传播,共同打造新颖优质的传播生态。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秘书长刘越以《高逼真数字人创建流程与面临的 AI 技术变革》为题,解析了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并对数字人产业的发展予以期许。刘越指出,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十分迅速,人工智能已从1.0迭代到2.0时代,实现了从计算智能到感知智能再到认知智能的跨越。他提出Web3.0时代的关键三要素:一是远程社交与协作,数字人作为用户化身表达其个性和情感,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二是不断迭代更新的显示设备助力数字人展现更强的表现力,带给用户更接近真实的视觉刺激体验。三是AIGC能力的涌现使得数字人更接近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这让两者能够更自然地进行交互与协作。此外,构建 “多视角球形偏振光场采集系统”让数字人达到更为逼真的效果,并通过4D动态捕捉技术实现了连续的动态表情采集。具体过程包括自动对齐、自动特征点跟踪、自动重拓扑以及自动绑定等,极大的提高了数字人的制作效率。目前团队正在开发文化旅游、智能客服、教育教学等领域的应用系统。


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以《科技、工业与文化融合本质的思考》为题进行演讲。他表示,文化实际上是我们的产品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形成围绕这个领域的产业文化,已经成为文化的一种形态。总的来说,科学在于发现,技术在于发明,工程在于造物,产业在于普及,文化在于化人。从人类技术发展丰富文化内涵来说,我们文化的分类有很多种类别和区域的划分。今天我们从一个全新的技术角度出发,我们认为文化有两个部分,一个是跟技术没有关系的,即非技术因素主导的文化,还有一部分是跟技术因素主导有关的。从工业革命时代创造文化传播平台来说,我们要关注文化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关注科技革命带来的文化传播平台的变化,它会促使文化产业进行不断迭代。除了提供平台之外,工业会给文化传播提供非常多的装备,才让我们可以欣赏到现场的实况。从科技创新引领表达方式变革来说,文化发展创造了不同的需求,我们的科技和工业的发展满足了这个需求,现在是科技和工业在引领着文化发展,创造新的文化业态,这是一个螺旋向上发展的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也会不断提高,科技发展将逐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各种需求。


国家大剧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尧以《新时代戏曲数字化创作与产业发展的思考》为题发言。他表示,进行文化研究要看准方向,知晓研究背景及要求。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指出,要基本建成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今年正是关键之年。国家大剧院是国家文化的综合机构,代表着中国,承担着文化交汇的历史责任,肩负着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使命。数字技术是最前沿的技术,而戏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为了响应国家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的号召,国家大剧院正逐步探索“数字化+文化”的发展模式。通过戏曲剧目、戏曲虚拟班社、戏曲体验等一系列数字化创作,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元宇宙+戏曲”的方式,让二者融合产生化学反应,使戏曲和数字空间结合起来,突破演员表演形式和观众观摩方式的限制。数字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正符合对文化发展守正创新的要求,是对文化的新型表达。文化的精彩表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科技的发展令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方式更具美感、更具韵味、更具共鸣,为传统文化发展持续注入新活力。今年,国家大剧院也会进行新的研发,展现新的成果,继续探索构建戏曲数字化创作的新标准。


中国移动咪咕公司技术管理部总经理李琳以《咪咕公司在AIGC应用创新上的思考和探索》为题进行演讲。李琳指出,当前处于UGC与AIGC的过渡时期,受限于当前的制造能力、想象能力、知识水平,产出内容数量和质量,我们亟待AIGC快速发展,推动内容生产力提升。随着AIGC关注度越来越高,希望在技术和商业模式探索方面,AIGC能获得更广泛的应用领域、更高效的算法模型和更强大的算网能力。中国移动咪咕公司对PGC、UGC到AIGC的转化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比如从5G技术+现场演播、视频彩铃、智能剪辑、智能横转竖到数智人的演进等。他进一步指出,AIGC的创新应用涉及文本编辑、沉浸阅读、歌曲创作、视频生产、数智人制作、元宇宙会展中心和文旅元宇宙等多个方面,希望可以联合行业伙伴与高校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共同推动产业生态不断发展,走向繁荣。


北京大学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元宇宙实验室首席专家马思伟教授做了题为《关于沉浸式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与创新》的报告。报告围绕马思伟教授所在的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承担的一个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展开。研究中心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在虚拟品牌设计、沉浸创意设计、虚拟衍生品开发、活动策划支持、艺术文化支持等方面建立了多维度创新模式的合作。研究中心实验室的任务是培育沉浸式文旅体验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发展沉浸式文旅新内容。具体来说分为构建融合、互动呈现、协同计算、服务平台集成与应用示范五大研究内容,每部分内容都有专业团队领衔负责。目前团队在以下几个课题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是河南博物院郑国编钟的重建,二是沉浸式多模态交互系统与呈现系统(火星场景),三是文化创意集成服务(包含元宇宙应用、数字人驱动、红色人物老照片肖像着色、古画动图生成等),四是文物三维数据采集(如《莲鹤方壶》裸眼3D项目等)。团队认为沉浸式文旅是未来文旅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蕴含着巨大的产业机会。多元化内容生成、多感官沉浸交互和低延时通信传输等技术为沉浸式文旅提供了重要支撑。项目团队目前在三维内容采集建模、AI内容生成、多感官交互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后续还会加强技术研发集成以及应用场景创新等工作。希望和各位专家多交流,也期待和大家有更多落地合作的机会。

多方合作,跟进落实

机构优势互益,促进成果产出

为开拓合作领域,引领文化创新,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举行战略签约仪式。北京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杨玉娟,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副主任王烁代表双方在《战略合作协议》上签字,向勇,姜永钢见证签约,在场嘉宾出席签约仪式。此举增进双方优势互益,也为文化创新发展合作模式提供了新思路、新经验。

领袖云集,共话蓝图

讨论激荡思想,聚合齐创美好未来

圆桌研讨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刘结成主持,江西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兼华章天地传媒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花玉萍,陕西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西安唐时良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林丰,北京弘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健,中国咪咕公司技术专家陈继德等专家学者与企业家分享了当前企业文化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现状、效果与趋势,探讨了不同赛道下AIGC的落地与实际应用问题。

花玉萍指出,判断技术赛道创业项目是否优秀并值得投资,需要从宏观、产业、业务和微观层面进行考量。宏观维度包括赛道的选择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产业逻辑关注技术赛道所处的产业生命周期与技术迭代的匹配度;业务逻辑强调真实的业务需求与商业化链路的通畅程度;微观层面关注满足客户核心诉求的能力以及快速复制的能力。这四个维度同时满足才是在技术赛道里优秀并值得投资的创业项目。同时,AIGC技术将对影视传媒行业产生多方面的变革影响,包括提高剧本内容生产、责编和审核的效率,降低内容生产成本;减少中间制作环节,降低后期制作成本;实现精准营销和用户变现;促进版权保护和创作者的商业变现等。这些变革必然产生新的可变现产品,重构内容生产的传统流程,这也是我们需要进一步关注的方向。”

邹林丰指出,“长安十二时辰”作为建成运营仅一年多的新项目,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其原因不仅在于这是中国首个将全唐市井文化利用沉浸式技术呈现出来的创新项目,更是通过项目的运营将游客体验感与前沿科技进行有机融合。技术与文化的融合首先要有硬科技,然后才能满足实际的应用场景需求中。文化是文旅项目高质量发展的灵魂,在运营实践中要践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方向。

雷健表示,目前沉浸式文旅技术和产品非常丰富。有侧重于提供“人在景中”的大场景沉浸,也有侧重提供“如临其面”的小场景沉浸。全息幻舱产品主要提供一些小场景的沉浸体验,它既可以和大型沉浸式场景融合,也可以单独构建一个小型独立的沉浸式场景。未来沉浸式文旅覆盖不同场景的的技术和产品都非常值得想象和期待。

陈继德表示,目前AIGC技术发展是日新月异的,咪咕对AIGC的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内容制作,比如辅助作家进行一些创作工作,孵化出一些IP产品,进行内容二创等;二是内容呈现,实现一些线上线下创新应用的多元场景。新媒体国家队需要强化内容安全意识,通过内容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讲好中国故事。

邮箱:fici@fici.org.cn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备案号: 京ICP备1003376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