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国:从啤酒产业的角度上去谈一谈体育产业
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9

你从体育产业的品牌对比,我们看到NBA篮球、棒球、橄榄球他们对美国本土的经济贡献非常巨大,甚至已经在全球进行贡献了。我们中国的传统体育,我们乒乓球、我们的武术,仅仅是在民间当中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运动而已,产业化几乎等于零,对我们经济贡献几乎没有太大的贡献。因此为什么这些队伍发展不起来了,我们理念、规则有问题,他们成了什么东西?这些队伍成了什么东西?成了我们负担,成了我们费用中心,人家的NBA呢?人家的橄榄球呢?成了国家利润中心,为经济做贡献的,一个成本,一个利润完全两种理念,两种模式所产生的不同结果。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我们必须看到它深层次的问题,我认为第一体育产业市场主体不到位,市场经营是混乱的,潜规则盛行,第二市场发展程度弱,第三市场机构欠合理,市场发展不均衡,第四体育法规相应滞后,市场调控机制缺乏,第四体育资本积累不够,结构性供求矛盾突出。根子上的问题,就是我们举国体制办体育产业走不通,在体育改革上,体育产业化的改革,必须走市场化的路子。


最后和大家交流一下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发展之道,我们看体育产业价值到底在哪里?体育产业是人们喜爱运动的生活方式,在统一规则的框架内表现经济能力和水准的娱乐商业化,单纯从体育它是运动强身健体的,但是通过它的模式娱乐化,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和时间,它就可以转化成一种眼球经济,一种关注力商业化,这是我给它下的定义,因为我找不到体育产业化的定义。它的价值点在哪里?我认为最大的颊脂垫就是规则,游戏规则。这种游戏规则是公开、透明的,是国际化的。我们想想足球,足球背后不管你说什么语言,每个人一看动作就知道犯规,人人都知道规则,这是国际化的准则规则。而我们有些比赛不是裁判无能,是裁判在潜规则的运作下视而不见,视而不见破坏了公平的规则。打假球、黑球、黑哨怎么出现?看不见规则了,提前设定好了,你不是在规则下去玩,去做游戏,是在玩规则了,当你玩规则的时候,不尊重规则的时候,规则就惩罚你。消费者就离你而去,因为消费者是喜欢规则而来的。我们大家都知道斗地主,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参与?斗地主之前,大家首先讲的是规则,我们标准是多少,赢了怎么办,输了怎么办,比赛过程中斗智斗勇,大家最后遵守规则,这个活动才有生命力,一个道理。


第二个就是它的娱乐化,要有经济产生是娱乐化。一些没有能力去进行这方面运动的,或者没有这种竞技水平的,但是他喜欢看,喜欢参与,就带来关注力,这种关注力是娱乐化,我们看到NBA在比赛当中技术上升的艺术层面,像看一场演出一样,它每一个细节,哪怕暂停的一分钟也会有一些娱乐活动和观众互动,娱乐化,整个过程中一分一秒过程中都在娱乐的过程中,让你一直保持一种兴奋的状态,眼球一直盯在上面,这种眼球经济、关注力就会让我们商家把我们品牌跟他关联,你关注这个品牌的时候这么关注力,你也看看我,我青岛啤酒也在,两个Logo摆在一起,通过认识NBA也认识了青啤,这就是娱乐化带来的东西。


第三就是商业化,眼球经济的衍生产品特别对品牌的营造衍生产品出来的价值。规则不公平,我觉得影响中国产业化就两大问题,第一我谈了体制上的问题,第二就是我们的文化不尊重规则的文化,潜规则盛行的问题,不尊重规则,你就是玩规则,老百姓玩你,不和你玩了,就这么一个逻辑,就这么简单,这是必须克服的问题。NBA的问题,NBA联盟我认为就是它的集团,每个俱乐部就是子公司,你看它的架构和企业的模式是一致的。那么,俱乐部就是他的子品牌,NBA就是他母品牌,它是一个互动,就好像这双鞋是某一个著名的工艺师做的,附加值就上来了,实际上是一种国际化的运作,队员在俱乐部里是一种资本,因为一个俱乐部最重要的资本就是队员,这就是它的资本。那么它的产品是什么?就是比赛。产品的质量是什么?就是比赛的精彩程度,它就能吸引眼球。那么它的盈利模式靠什么盈利?过去和我们现在一样,靠门票、靠场馆的广告,靠包厢、停车费等等这都是传统的模式,现在产业模式完全靠赛场之外的产出,转播权、赞助商、冠名权、衍生产品、体育品类的产品和相关的产品比比皆是。衣服、球具用的吃的穿的都可以相关,NBA虽然是一个赛事,但是它是一个企业的模式在运作,它的资本很清晰,它的资本的流动也很商业化。我们看到了所有的都是按照经营管理的逻辑来运营,而我们的体育靠什么?靠行政管理模式来管理。行政管理本身就是一个费用中心,经营管理才是一个利润中心,两种模式就带来两种结果。所以说,我们现在要做的真正达到中国产业化,必须颠覆理念转变行为,在发展理念上首先在体制上解决问题,举国体制向市场体制去转变,市场理念在追求社会效益,追求荣誉过程中,追求客户需求的引导下走体育化、休闲化的路线。资本理念从单一的这种资源投资的资本用资本转化成国际资本和软资本。运营理念从运营体育产品到运营体育产业链品牌,管理理念是管理体育人和项目等等来做专业性的管理,产业链上的专业的管理。文化理念从不注重规则到规则国际化。如果我们把这个体系,这个系统做了这样一个颠覆,从理念、行为做一个颠覆,中国体育产业化就有希望。


中国体育产业化发展方向,我认为可以在几个方面形成几个联动,第一体育用品生产业,第二大众体育模块,第三是体育模块观赏性。


最后做一个结论,针对中国体育产业的现状,我们基于商业的角度从现象、本质,以及具体的转型举措上与在座的各位进行探讨,值得一提作为一个有良好体育基础的大国而言,我们尽管面临这样的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看到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大家对体育产业的需求越来越大,这是处在良好时期的朝阳产业,因此我们今天的讨论很有价值,希望今天的会议会为未来的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够碰撞出智慧,成就我们大家共同的梦想,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文章录入:xuening    责任编辑:xuening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100871 | 电话:(010)62767249 | 传真:(010)62757883 | 邮箱: fici@pku.edu.cn | 
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合作联系人:钮沭联(13681418740) 管理员登录  
联系方式
媒体联系人:修 菁(13810270517) 
会务联系人:杨丽伟(1324179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