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届六中全会之后,“文化强国”成为中国文化改革发展的宏伟目标。
1月7日,在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上,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叶朗表示,“建设‘文化强国’,我们要注重精神的层面;在文化上影响世界,核心是在精神的层面上影响世界。”叶朗说,“我相信,21世纪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仅是经济方面的影响,更深刻、更深远的,是中国文化的影响,特别是精神层面的影响。”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权威人士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二五”时期是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准确把握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牢牢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遵循文化发展规律,加快文化改革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
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说:“‘文化强国’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过程……我们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中国成为一个真正的文化强国。”
将文化产业提升到新层次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蓬勃发展”。
叶朗认为,建设文化强国,必然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从总体上看,特别是从文化产业的创意层面以及文化产业在全世界的影响看,中国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权威人士透露,在“十二五”时期,中国将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淼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两个旅游地标符号就是长城和故宫。今天,长城、故宫文化内涵的发掘仍然停留在那个时代。即使有声光电,有全新的技术,我们对在长城发生的故事、历史典故、中原文化与民族文化融合等的挖掘还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