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振省:西方发达国家市场对我国图书需求情况的初步分析
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0

 


上一个单元没有完成的事,放到另外一个单元给大家增添负担,现在感到不安。我在台下会有这个感觉,所以我抓紧时间。关于中国出版产品,出版企业如何开辟国际市场?业界已经有很多探讨。现在讲产品走出去,资本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技术走出去,甚至人才走出去。今天我想换个角度,就从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来看一看我们国家图书走进人家市场的一些策略。


我们老是强调走出去。现在我们想换个角度,看看发达国家有哪些需求?对中国的主题出版,究竟有哪些关注的亮点、热点?或者是重点?


主要是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主要发达国家图书市场对中国的关注有哪几个方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显著提高,学习汉语,研究中国的热潮,逐渐在发达国家兴起,不过处于双边交往历史和国情不同,各国的图书市场对于中国题材的关注程度和范围也有差异。日本它对中国的关注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日本的市面上销售的有关中国的图书,体现了两国之间一衣带水关系,却又爱恨交织的复杂状态。


美国,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这种情况有所扭转,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威胁论仍然存在。


法国,作为有对华友好的传统和优秀的文学创作传承体系的国家,对于中国文学的兴趣一直比较浓厚。对于翻译和介绍优秀中国作家的文学作品情有独钟。我们的文学作品,我原来建议人民文学出版社,我说你这个作品把法国作为一个重点经营的空间。


德国对于中国的关注,更多集中在将中华古老文明成就推荐到本国应用现实中去。这次讲到法兰克福的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的成功,我们相信会使德国读者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给予较之以往更多的关注。这是一个大致的情况,因为这个题目,是我们受国家新闻办公室的委托,专门做了这么一个大的报告。这个报告当时还是非常有价值的。当时蔡武同志还在国信办,有了这个报告以后,他说赶紧弄出两三千字上报中央。


现在具体给大家介绍一下。哪些中国题材受到关注?我们知道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这几个板块一直是主要发达国家图书市场关注的重点题材。近两年随着我们的近来持续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的扩大深化,有关中国经济类图书和汉语教材,逐渐成为新亮点。


那么分布情况,也体现了各国对中国关注视角的不同。美国和日本,作为对华关系汉学研究核心,对中国的关注集中在一些主要的社会学实践,以及现实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主要状况。


法国出版业,刚才讲到对中国文学的偏好,对中国经济相对不重视,都有鲜明表现。德国出版业不太关心中国的法律和政治情况,但是对中国哲学、宗教、饮食、综艺、气功、武术、《孙子兵法》比较感兴趣,这是德国的长项。同时各主要发达国家,图书市场的历史地位,大多数与我国西藏、香港、上海、北京、台湾等个别区域相关。美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汉语读书市场的国家,市场流通的汉语教材数量能够达到百余种,其实中英对照的读物,CD占了相当份额。日本也是很多的,国内对出版汉语教学积极性不高,而大量使用中国出版原版的汉语教材。就是哪些题材受人家关注。


还有哪些作品是这些国家翻译和介绍的重点。各国市场中推出的与中国有关的图书,绝大多数是其本土原创作品,而翻译出版的此类图书的原著,大多数都是我国古代的典籍,日本翻译出版的图书,大部分是台湾的,甚至有台独分子。《道德经》、《易经》有十多个译本,近年来以当代中国为基础的政治法律汉语学习,特别是经济类题材,也逐步占到主导地位的趋势。这和我们这几年发展有关系。大家注意中国翻译作品的作者,以外界人士合作为主,其中影响较大的翻译家均为外籍人士。我们现在走出去,也要强调本土化战略。


那些人的作品在这些国家产生了影响?国际研究室的一些同志也做了一些梳理。目前看,比较有影响的中国作者,主要以外籍人士为主,大中华地区作者比较少见。从这些外籍作者的构成来看,翻译家的数量极少,三分之一作者在华经历,或者有华人配偶撰著的中国图书,往往影响力较大。


受到主要发达国家图书市场关注的华人作者有三类,一类是国际知名的现代文学家,第二以大学教授和讲师为主的海外华裔汉学研究者。第三个是旅居海外的专业人才,这些华人作者已经在主要发达国家形成了相当的影响。


第四,哪些出版企业对中国特别关注?我们觉得比较对中国主题感兴趣的出版社,多数具有比较强的经济实力,或者是依附于大学的研究机构,或者是隶属于知名的出版传媒集团,或者是国名排名50强的出版社,他们的专业化和学科特色十分鲜明,作者群体也较为固定。从出版定位上看,此类出版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东亚研究为主的。以文学宗教医学、语言文字为特色的专业出版社,以及出版集团子公司,如美国的莎贝儿(音)出版社。


美国这类出版机构,以大学出版社,一些出版集团旗下,法国的出版机构,是以大众类图书出版为主,日本的中国主题图书出版机构类型比较多元化。


在有关主席主题电子出版方面,美国和德国此类产品数量也相对较多。后面的策略不太想讲了,因为策略,无非是主体的改革,营造品牌,培养人才,所以这个就不讲了。我主要把前面的一些发达国家对于中国主题出版关注的不同方面的情况,给同志们做一个介绍,总的思想,叫知己知彼。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我们现在走出去,我感觉到在一个时期里面讲走出去,但是你不研究对方的需求,你不研究对方的本土化的可行性策略,你怎么走出去?我认为要么就走不出去,要么走出去了,即便比例缩的很小,也难以维持。因为出版是一个文化过程,所以从这个角度,我在这个时间,给大家做一点介绍,请大家原谅。谢谢。

文章录入:xuening    责任编辑:xuening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100871 | 电话:(010)62767249 | 传真:(010)62757883 | 邮箱: fici@pku.edu.cn | 
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合作联系人:钮沭联(13681418740) 管理员登录  
联系方式
媒体联系人:修 菁(13810270517) 
会务联系人:杨丽伟(1324179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