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来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的声音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3

日前,一个以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和文化振兴为主题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业界和学界专家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互动交流。我们撷取其中的“声音”:


叶朗(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华文化滋养东方和西方几千年,其中的精髓在今天仍然继续在影 响和提升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的文明,文化产业是一种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现代的方式,能把传统文化的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世界人民乐于接受的方式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中国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和经济地位相当的影响力,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这是我们重要的使命。今天多元化的世界,不能没有中国,不能没有中华文化。


花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从20世纪末,文化产业和创意精神的浪潮席卷全球,随之而来是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建设文化产业园区的潮流。这股潮流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强大推动力,首先全球范围内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其次以服务经济为亮点的全球第五次产业大转移,第三是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浪潮。中国也有了各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虽然有的还显幼稚和粗糙,也有挫折和失误。但是从整体上来讲,中国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是一条充满着阳光的大道,将会把中国的文化产业引向一个越来越光明的前景。


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从《哈利.波特》、到《指环王》、再到《阿凡达》,许多国外畅销的文化产品,都有个共同性,那就是利用不同的传统文化资源,重新建构或者是再造一个新的文化样式。《指环王》的作者说得非常明白,这本小说每一页背后有10页撕掉的资料,不是凭着灵感闭门造车。他们下的工夫比我们做一个博士论文要大得多,要懂得宗教学、符号学、音乐学,所以说他们是专家级的文化产品。那么在中国,却反差很大。文化产品要有“文化”,文化生产者应有文化自觉,要先认识到所生存的文化、研究文化,才能提供好的文化产品。

文章录入:xuening    责任编辑:xuening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100871 | 电话:(010)62767249 | 传真:(010)62757883 | 邮箱: fici@pku.edu.cn | 
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合作联系人:钮沭联(13681418740) 管理员登录  
联系方式
媒体联系人:修 菁(13810270517) 
会务联系人:杨丽伟(1324179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