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向勇
过去10年,是中国文化产业起步的10年;今后10年,将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今年的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将关注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并给快速发展中的文化产业指引方向。
关注文化产业的振兴地位
商报:本届论坛为何选择“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作为主题?
向勇:2009年7月,国务院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也被称为是中国文化产业振兴元年,这个振兴元年是建立在过去10年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基础上的。中国的文化产业主要面临两个任务,一个是市场化的任务,一个是国际化的任务。在过去10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主要是解决市场化的问题,包括进行体制改革、转企改制、市场扶持、市场主体的培育等。在下一个10年,我们主要解决国际化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繁荣,产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怎样通过更多的力量和更好的途径,把中国文化产品输出到国外,解决国际化问题值得深思和探讨,所以今年设定了 “全球视野下的产业融合与文化振兴”的主题。
文化作为一种生产力要素,越来越体现产业融合、产业整合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文化产业跟传统产业的融合,比如农业休闲生态园都会有一些文化元素;第二个方面,传统产业正主动用文化作为一种所谓的附加值的方式,通过工业设计、品牌包装、内在打造来提升传统产业的品牌内涵,尤其是文化产业跟制造业的融合,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除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外,还要提高其文化含量。
在文化振兴方面,一个是国人对中国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种文化有没有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第二个就是中国的文化在全世界的地位。以版权输出为主要形式看,目前全世界几大文化产业国和文化输出国分别是美、英、德、法、日、韩,中国甚至连印度、巴西都没法比。
商报:和往届相比,今年的新年论坛有什么特色?
向勇:今年的论坛跟往年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更加关注文化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的振兴地位,一个是对传统产业振兴,一个是走出去的振兴。在具体活动上也有一些特色,就是我们提升了城市名片,把它上升到中国名片。所谓的中国名片,注解是2009年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秀企业和优秀产品奖。我们与文化部外联局共同初步评出来的优秀企业有8家,优秀产品有6个。
倡导网络游戏分级管理
商报:除主论坛外,新年论坛期间还将举办6个分论坛,设置这些议题的原因是什么?
向勇:今年6个分论坛的议题分别是“体育产业,用世界语言发出中国声音”、“国际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文化体制改革与资本市场引入”、“中国网络游戏产业创新与发展”、“集聚——中国文化产业园区实践形态与发展战略”、“出版改制与路径选择”,每个议题都是当下的热点问题,值得探讨研究。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开启了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也开启了关于体育产业的一个思考。2008年是中国体育产业的元年,如今一年多已经过去了,在总结之余我们也要探讨,体育产业到底碰到了哪些问题。在学科建设方面,将探讨各个大学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经验、遇到的困惑及国际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等问题。
体制改革一直是这两年的重点,演出团体、电影制片厂、出版社等各行业不断开出改制时间表,但改制过程中也滋生出很多问题。文化产业的三大板块分别是出版、传媒及演艺等其他,目前传媒领域的改制还没有明确时间表,我们也想从学术上探讨一下,电视台、电台改制空间在哪里?它的改制方向在哪里?还有就是怎样借助资本市场来推动文化体制改革。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部署,今年大部分出版社都将完成改制,所以我们把出版改制单独提出作为一个分论坛议题,共同讨论出版的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实施途径。出版业的产业链很长,可以延伸到第一产业,也体现了产业融合的概念。
网络游戏是最近两年发展非常迅速的产业,但它在发展中也碰到了很大的问题。首先是私服外挂的问题,既损害了正版企业和运营公司的利益,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此外,繁荣的网络游戏也遭到家长的强烈反对。政府对网络游戏内容的监管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在论坛上,我们将会抛出对网络游戏内容进行分级管理的观点。
文化产业不是非要有形园区
商报: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中面临怎样的问题?
向勇: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大特色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所以我们要探讨,文化产业园区发展方向到底是什么?文化产业跟传统产业不一样,尤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文化创作都是以数字化方式来创作、生产、传播的。其实它在有形的物理空间的集聚,已经不像传统产业那么明显了。传统的产业园区是建立在产业分工理论和经济地理基础上的,比如说我在这个地方设一个集聚区,是因为消费市场在这儿或是衔接上下游节约成本,但大部分文化产业不是这样,它是基于版权的一种授权经营,版权创作出来以后,通过互联网传输,可以在全世界成为它的一个产业园区,而不是真正地把有形的园区结合在一起。
此外,现在大部分园区仍是以消费型、体验型园区为主,这种观光旅游的园区不是真正的产业园区。好莱坞的电影生产基地到底是什么?我们也希望政府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像很多地方政府和企业说要发展文化产业,其实在进行一种圈地运动。
未来10年内容原创是发展重点
商报:中国的文化产业在今后10年,将呈现一个怎样的发展态势?
向勇:下一个10年,将会步入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这个黄金十年,分为两个阶段。前5年定位为振兴的5年,后5年定位为产业飞跃的5年。
前5年的振兴主要基于,随着经济的繁荣、产业体制改革奠定了一些基础的情况下,我们现在有几个弱点。第一是针对国际市场的内容原创缺乏,第二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还不够强大,第三是政府的公共管理还存在着交叉扯皮现象,第四就是国际文化贸易要进一步加大。应该说在未来5年和10年,都是将这4个问题作为重点解决。
我们希望,在未来10年文化产业发展能够有一些大的特色。最主要是将会有越来越多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国际竞争,可能还会有更多的文化企业借助国际资本力量,把国外作为我们的市场。争取经过10年发展,中国能够成为世界五强的文化产业大国。
此外,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将经营权和管理权分开,实施了董事会制,实施了发展战略,进行资本市场对接,超大型的文化企业将会出现。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不同区域的媒体购并、合作也将成为发展的重点。西部地区已经越来越重视怎样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这种对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开发的重视都是一些很好的趋势。
呼吁出台文化产业促进法
商报:在政策方面,您希望在哪方面可以更加完善?
向勇: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等各部门都将围绕《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陆续出台实施细则,围绕“十二五”规划,各省市也会制定各自的文化产业发展深化方案,文化产业政策将一直处于不断完善的阶段。
但是我们觉得,我国一直缺乏一个文化产业促进法。以前我们有一个判断的误区,总觉得中国文化产业的部门监管是造成沟通管理和文化产业发展不顺的一个症结。当然,这是一个表现原因,我觉得深层次上是因为我们没有一部总体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促进法来指导这些部门的工作。韩国在2002年就出台了类似的大法,中国台湾也即将推出类似的地方法律。虽然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涉及多方面问题,但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呼吁建立。
此外,希望政府部门的法律监管重点从主体监管进一步过渡到内容监管,尽快出台一些针对文化内容分级管理的政策。除了陆续出台鼓励原创的政策外,也希望能进一步出台如何将文化产业和资本市场结合的法律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