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会报名:
- (010)62767249-606
- 合作咨询:
- (010)62750097-605
- 媒体报名:
- (010)62757216-620
这幅图是为前后两幅图做一个过渡,但是我们看到文化消费上问题又来了。一样的,在文化消费的分析当中,文化消费占这个,我把它称为非文消费收入除掉非文消费那一块称为非文消费剩余,一部分是文化消费,一部分是积蓄。我之所以不用积蓄直接来算,积蓄在少数地方、少数年度是负值,无法演算。老百姓的存钱越来越多,当然不是每年,前面那个图可以看出来,那两条曲线是上下变动的。总而言之,由于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滞后,现在虽然已经动起来了,但是依然还滞后,所以老百姓的自我保障需求比较高。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的首轮的房改、教改、医改我们都不认为是成功的,因为老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买不起房,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老百姓需要积蓄余钱,需要抑制消费,增加积蓄,这种自我保障的需求很高。这种情况下,我们才会出现了中国如此之高的储蓄率,借此说明一下,我没有用储蓄而用积蓄,储蓄是存到银行才叫储蓄,我用积蓄,凡是收入没有花出去的都是积蓄,显然积蓄比储蓄大得多。这样一个过程中最可怕的是城乡差距如此急剧、迅速地拉大,这是我们十五、十一五以来文化建设的一个严重不足。城乡差距是急剧拉大,就是这条红线。地区差距确实不大,城乡差距的算法和地区差距的算法我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算法,在这儿不做展开了。反正我这项研究,文化产业这个圈圈里人不陌生,因为我已经前后发表了三年,现在比较成熟。
下面我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取用每一项最小城乡比推算未来的应该增长。因为十二五已经预定了协调增长、协调发展是主线,是我们预期的目标,预期目标什么样?未来我们不好去瞎想或者说设定一个理想值去推算,也可以的,我随后也会设置理想值做推算,但是我第一步,先做我们曾经做到的事,这样对政府,对社会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几年前做到的事,难道未来几年做不到吗?应该可以做到,我就是这样来推算的。
每一年都设立了三个数柱,最左边这个绿色的柱是按照年均增长推算出来的,也就是一开始那个。中间蓝色的是假设我们的城乡差距达到了近年来最佳水平,就是取最小城乡比。右边那个红色数柱是假设我们各项比例值也达到了过去几年的最佳状态。09年就出现这样一个数字的变化,也就是说人,我们还是看最后一列,2015年这一列,全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文化消费就会由1000元左右一下增长到1800元左右。在这儿,人均数字还不好说,我们快一点过。大家看总量,道理是一样的,我就不说了,就给它走。
大家注意2015年下边那个总量,如果按照2000年到2009年的年均增长,这么循序渐进地增长下去,那么到2015年我们的全国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只是比09年大致翻了一番,由7500亿元增长到15000亿左右,翻了一倍。昨天张晓明说这显然成不了支柱产业,我说还有一个预测数字,叫做补差。我们实现了过去几年曾经实现的一种较好的状态,城乡差距小一点,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增长更加同步一点,这样一种比较好的状态下,补了这个差以后,那么有可能会达到25000亿元。如果达到这一点,晓明说这可能差不多了要作为支柱产业。我听他说以后,我觉得我的算法还不够大胆,我回去以后要设置理想值来算,就是能达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达到理想同步,城乡差距达到理想状态,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我回去会再算一个更令人吃惊的数字下来,但是那个数字可能不宜发表,因为那个数字对政府会形成压力,就是说差距大得简直不可思议了,目前已经有很大的差距了,我们需要有利弥补的已经很大了。
讲到这儿,还是和这个论坛的主题稍微扣一下,也就是说,我们讲文化建设也好,讲文化生产也好,我们不仅仅要关注的是建设运作的管理,生产的创意这些方面,也就是说我们这个学科这个研究所关注的这一系列前面教授谈到的内容。我想提出来的就是,如果我们不注意去开拓市场,不注意去提升居民的消费需求,哪么我们生产了这些东西干吗呢?或者生产不出来,因为没这个需求,现在的这些企业也至少知道了,找不到市场需求他就干脆不开工。我们要发展生产恐怕得首先从开拓市场、提升消费做起。所以我们在我们的研究当中,是我作为专业科研工作者的职责,在学科建设的教学当中是在座的更多的教授们的职责,我们是不是把这个方面,就是消费这个环节的一些研究或者一些培养人才的工作也更加重视一些呢?
我的发言到此,谢谢各位。